第一百九七回 负荆请罪[第2页/共4页]
永嘉侯自进了金銮殿以来,终究第一次开端认当真真的打量宇文承川了。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不假,可若当皇上的让统统臣工都寒了心,他这个皇上也该当到头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毫不但仅只是一句空谈!
铁御史等人或骑马或坐轿跟在囚车四周,其别人且不说,铁御史一张脸还没进城门,已是黑透了,等进了城门后,就更是更加的黑如锅底,且大有越来越黑的趋势。
一身太子特有的五爪银龙衮服,长身玉立,面庞漂亮,微微一笑便文雅与矜贵尽显,一双眼睛更是光彩万千,但是那光彩背后,却埋没着杀机,令人遍体生寒。
宇文承川的话让永嘉侯二皇子等人恨得滴血,却为其他反对对永嘉侯从轻发落的文武百官推开了另一扇窗,当下都纷繁提及来:“只是补足银子,只怕难以让万民和边关的兵士们的心都回暖,不过永嘉侯府既有丹书铁劵,别说从轻发落了,便是无罪开释,也无可厚非……恭请皇上发落!”
文武百官这才瞥见,本来他背上这道伤疤才是最吓人的,竟是将他全部背部都横着贯穿了,现在伤口虽早已愈合了,因当初伤得太重,伤疤却仍然非常狰狞,伤疤四周的肉也往里凹着,比皮肤要略淡一些,现在看着,尚且让人感觉不寒而栗,就不难设想,他当时伤获得底有多重,又是如何艰巨的才熬过了那一关,活到了本日的!
皇上本来面沉如水的脸已是不自发和缓了好些,由永嘉侯浑身大大小小的伤疤,想到了永嘉侯乃至老永嘉侯活着时,曾为大邺立下过的无数汗马功绩,平心而论,若没有林氏父子,他的边陲不会安稳这么多年,他的皇位也不能稳坐这么多年,林永继满身大大小小那么多伤口,岂是戋戋几十万两银子就能衡量的,他为大邺立下的那些功绩,又岂是戋戋几十万两银子,就能等闲扼杀的?
可铁御史不承诺永嘉侯的要求,自有别人承诺他,毕竟永嘉侯的要求,实在无伤风雅,二皇子还在呢,他们不看僧面还得看佛面,何况皇上不是还未给永嘉侯科罪吗?万事留一线,今后好相见,他们可不是铁阎王那块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以是只能一辈子当个末流御史,他们还想今后能升官发财呢,能不将人获咎死,天然就不能获咎死。
顿了顿,对上二皇子不测与防备兼而有之的脸,对上永嘉侯如有所思的脸,持续说道:“若如许还不能让父皇消气,不敷以让百官万民口服心折,让边关的兵士们口服心折,儿臣另有个主张,永嘉侯府不是有丹书铁劵吗?儿臣虽年青,永嘉侯府祖上的彪炳战绩还是曾耳闻过的,当年第一代永嘉侯爷原是草泽寒微之身,得识于高祖,展转立下赫赫功劳,而后,高祖东征高丽,西伐鞑靼,南平苗司,三靖北疆,林家后辈前前后后共送了二十一条性命在疆场之上……高祖感念至深,这才例外于建国之初的八家功臣以外,另赐丹书铁券于永嘉侯府,言明可保永嘉侯府的爵位及身家性命一次。若父皇还不能息怒,定要知永嘉侯的罪,儿臣恳请父皇能看在丹书铁劵的份儿上,饶过永嘉侯这一次!”
大邺建国之初,太祖曾赐给八家有功之臣丹书铁劵过,其上以黄金锲成四个大字:建国辅运,这八家老牌勋贵传承至今,已有三家坏了事,别的五家也式微的式微,家道中落的家道中落,现在都不复昔日的荣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