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执古之道,御今之有[第2页/共2页]
--范应元
[3]微:无形。
[2]希:无声。
[7]昧:阴暗。
周幽王时,为了让各地诸侯来保卫他,专门修建了很多烽火台,如果在第一座烽火台上点起炊火,第二座上的人就能看到,然后当即也扑灭烽火,以此类推。如许一座座地传下去,能传得很远。每当内奸入侵、环境告急时,周幽王便命令扑灭烽火。各地诸侯一见烽火,顿时出兵来保卫他。这是当时的有效体例。
听不到的,我们叫它"希"。
它无形无状,无详细物象,以是称之为"惚恍"。
搏之不得,名曰微[3]。
听之不闻,名曰希[2];
--王弼
但此次,各路诸侯觉得他又是闹着玩呢,看到烽火,也没有一个前来庇护他。成果,西戎兵攻进都城,杀死了周幽王。
于不过无,于有非有,故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厥后。
2."道"固然感知不到,但它时候存在着,主宰着我们的糊口。只要用心体悟道的人,方能在这类虚无缥缈和若隐若现中发明"道",终究捉摸到"道"。
迎着它不见其肇端,尾随它不见其末端。
[4]诘:意为诘问、究问、反问。
其上不皦[6],其下不昧[7]。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厥后。
此三者不能诘问究竟,难以辨别,它们是浑然一体的。
周幽王背道丧命
前人校注
看不见的,我们叫它"夷"。
注释
[5]一:指"道"。
[6]皦(jiǎo):清楚,敞亮。
绳绳[8]不成名,复归于无物。
道本无见,不成色求;道本无闻,不成声求;道本无得,不成力求。其上皦瞻之莫知其高,其下昧俯之莫知其渊,言其难闻难见可贵之道。上达于天,下达于地,中合于人。要体此理,究其奥通其玄,会其无中之有,才有真相呈现,是为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本真一出,聚则成形,散则成气。古之道者,以身合天,以德合天,以心合天,三者既合,是为真道。今之人丁虽言而身未体也,就虽体不过劳心劳意而苦其形。倘若能知前人,体元始之初以修身,乃见乃闻乃得,是谓修道之法纪。
视之不见,名曰夷[1];
--纯阳真人
它肇端不明、末端不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