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带着名将混三国》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七十二章 我给大师换碗蜜浆来......[第2页/共3页]

“后始皇一统天下,设天下为三十六个郡,并州属蒙恬所辖,以御匈奴。至汉朝,武帝置十三个州,并州下又上党、太原、云中、上郡、雁门、代郡、定襄、五原、西河、朔方十郡。最后东汉期间,则少了代郡,剩下九郡。”

“何况并州畜牧发财,可产良马;河道纵横,渔业可兴;山地延绵,林木广袤;更善晋阳一地另有煤、铁,唐朝杜甫便曾有首诗说‘焉得并州快剪刀,翦取吴松半江水’,可见晋阳冶炼业之盛。”

“江东之地,有大江为屏,易守难攻,可谓立业之地。但是豪民各处,山越纵横,阵势繁复,马队难行,要定其地,非十年不成。且有荆州制其地,守则易,出则难,要跨江入淮,横扫中原,遥遥难期。若要谋长远,图天下,此非上佳之地。”

由此,何咸下认识地向道衍和尚问道:“如大师所言,那那边才是龙兴之地?”

这个题目,他底子没有处理计划。

说完上风,沉醉此中的姚广孝才展开了眼,有些玩味地看着何咸,持续提及优势来:“然相较于中原之地,并州并未沃野千里之地,田亩未几,不知公子如何应对?”

“以并州之遥,公子如何到达?即使到达,又如何抵抗蛮夷?”姚广孝手一摊,仿佛就是在用心气何咸。

“淮泗之间,袁氏根底地点也,袁公路为袁氏嫡子,号令名流豪杰襄助,短期内便可成一时之雄,亦难以图之。”

在并州那种处所图谋生长,就要做好随时蒙受外族频繁掳掠的心机筹办。而如何咸这类一穷二白去那边起家的,根基上就是为别人作嫁衣裳的运气。搞不好不消参与甚么诸侯争霸,直接就被凶悍的外族给灭了。

汗青上,战力这东西仿佛和地区有着严格的辨别,越往北的民族战力就越是彪悍,越往南,那边的民族战力就越衰弱。

“大河以南,兖、豫、青、徐,黄巾回旋,诸侯各处,争斗难休。局势瞬息万变,如暴雨整天,非是明智之人立业之地。”

可姚广孝却俄然一凛,如猛虎巡山,冷冷说道:“公子,贫僧鄙人,却也在庙中习过些许技艺,更随燕王上过疆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没有一块稳定的按照地,便如同落叶浮萍,四周流落,难以成事。

“若解除统统不成能身分,非要找一处龙兴之地,那我便挑选并州!”何咸此次语气不再踌躇,反而果断如铁,一语定乾坤。

姚广孝眼中炯炯的神光转动了一轮,不置可否,反而诘问道:“汉室十三州,公子为何恰好挑选并州?”

“至于凉州乃苦寒边塞之地,地广人稀,外族纵横,难为王霸之地。观后汉初隗嚣,便知成果,此地艰巨多于益助,不敷谋也。”

道衍微微一笑,开口道:“公子刚才说过关中一地,贫僧便感觉不错。关中左有崤函之固,右连陇渭之富,沃野千里,江山四塞。向南可图巴蜀之饶,向西可通凉州,此乃千里天府之国也。西秦和高祖皆是以此为基,东向篡夺天下,公子若以此为基业,则大有可为。”

姚广孝将并州的宿世此生说了一遍,随后便如一名点评家般,剖析起并州的上风:“并州西有大河为屏,东有太行动阻,北乃大漠、阴山,南有首阳、底柱、析城、王屋等山,四周河道交叉,更南另有孟津、潼关及汾水、漳水。此地江山环抱,易守难攻,确为一处上佳之地。”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