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带着名将混三国》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七十二章 我给大师换碗蜜浆来......[第1页/共3页]

在汉朝十三州中,并州算是北方苦寒之地,可对于更北方的民族来讲,并州那边的百姓仍旧是绵软的汉民。特别汉末三国期间,中原混战不休,外族趁机崛起的比比皆是。何咸能到想到的,便有匈奴、鲜卑、乌丸这三大民族。

初期的刘备,就吃如许的亏。刀光血影之年,他在疆场上频繁动摇一面上书“平原刘玄德”的旗号,颠簸了十多年,却没有搞出一点花样。反倒得诸葛表态助,有了三分天下之计后,才厚积薄发,成绩一番帝业。

这个题目,他底子没有处理计划。

“以并州之遥,公子如何到达?即使到达,又如何抵抗蛮夷?”姚广孝手一摊,仿佛就是在用心气何咸。

“善。”姚广孝又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随后又道:“并州乃边塞之地,外族凶悍,来去如风,公子如何御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没有一块稳定的按照地,便如同落叶浮萍,四周流落,难以成事。

“冀州实乃上上之地,然州牧韩文节捷足先登,袁本初又奔于渤海,兼申明著于天下,非是久居人下之辈,故而冀州不久当属袁本初。数年以内,河北为公孙瓒与袁本初争雄之地,短时候内不成妄图觊觎。”

“可半年后董卓便会西迁,届时关中之地便为董卓统统。那样一来,有个屁用?”何咸之以是认定并州,实在就是因为他晓得并州在短期内一向都是无主之地。河北袁绍在数年以后,才会击败黑山贼,令他的外甥高干当并州牧。

“你!”何咸怒到顶点,俄然抓起了水碗,看模样想在道衍和尚那光光的头上给他开个瓢儿。

“这?”何咸一时语塞,好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中国汗青上政权的建立,根基上都是从北向南同一的,很少有南边政权能够同一北方的,即便有最后也难逃被北方政权毁灭的运气。

何咸蘸着水碗中的热水,在案几大将大汉十三州一一圈点画下。待语音停顿以后,水迹缓缓恍惚,只剩下两处他尚未说到之地:“放眼天下,最合适穿越人士立业之地,便是关中与并州。”

“何况并州畜牧发财,可产良马;河道纵横,渔业可兴;山地延绵,林木广袤;更善晋阳一地另有煤、铁,唐朝杜甫便曾有首诗说‘焉得并州快剪刀,翦取吴松半江水’,可见晋阳冶炼业之盛。”

“西南益州之地,自整天府之国。但是阔别中原,门路艰巨,又有刘焉占有成势,一时难以图之,亦非上佳之地。”

何咸一愣,蓦地换上一副笑容,讪讪说道:“大师曲解了,这不没水了嘛,我去给大师倒些蜜浆来……”

“不过,半年以后,董卓便会西迁京都,占有关中之地。董卓即使无谋,自招祸乱,然凉州铁骑锋锐不成挡。唯有董卓身后,才可缓缓图之。如此算来,当今天下,只要并州之地可为龙兴之地。”

姚广孝将并州的宿世此生说了一遍,随后便如一名点评家般,剖析起并州的上风:“并州西有大河为屏,东有太行动阻,北乃大漠、阴山,南有首阳、底柱、析城、王屋等山,四周河道交叉,更南另有孟津、潼关及汾水、漳水。此地江山环抱,易守难攻,确为一处上佳之地。”

“大河以南,兖、豫、青、徐,黄巾回旋,诸侯各处,争斗难休。局势瞬息万变,如暴雨整天,非是明智之人立业之地。”

“后始皇一统天下,设天下为三十六个郡,并州属蒙恬所辖,以御匈奴。至汉朝,武帝置十三个州,并州下又上党、太原、云中、上郡、雁门、代郡、定襄、五原、西河、朔方十郡。最后东汉期间,则少了代郡,剩下九郡。”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