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说道(客户端免费页主打分类推加更)[第1页/共2页]
“大抵五品的模样。”
上官澈浅笑颌首,道:“没错,还弥补三点——儒家夸大有为,道家夸大有为。儒家重视人的精力教诲,道家重视人的身心调和。儒家和道家都主张天人一体。”
上官澈温声说:“‘六合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恰是出自老子的《品德经》,现在,你能连络教员先前的讲授从道家的角度来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义么?”又道:“是要与你阿爹那次的解释有所分歧的。”
“这些书你课后要当真地读一读,我会抽查的。”
小家伙点头。
“比如我们眼目所见的花、草、石头、山川、河道、大地、蓝天,它们各有各的发展规律,但它们又都同时存在着。”小家伙答道。
上官澈边说边用笔在白纸大将这些书的书名列出来,然后递给江月棠。
“能够这么说,但它又不是氛围,它是一种调集了阴阳的奥妙的东西,以是老子以为‘道’是无形无象的‘无’,《庄子》里也说:‘夫道,有情有信,有为无形;可传而不成受,可得而不成见,自本自根,未有六合,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这里,庄子也以为道有为无形。”
“输了。”
“嗯嗯。”
“道家乃先秦期间的一个思惟家数,以‘道’、‘无’、‘天然’、‘本性’为核心机惟,以为天道有为、道法天然,主张有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其代表人物有伏羲、女蜗、神农、黄帝、老子、庄子和慎到等。”
上官澈给本身倒了一杯茶,一口喝尽,道:“好了,我们来讲道家。”
“明白。”
小家伙思虑了半晌后道:“如果晓得有小我极不好惹,便主动地敬而远之,如果实在制止不了,便到处表示出和婉和恭谨的态度来,让对方消弭挑衅之意。”
“‘暴风吹不竭柳丝,齿落而舌长存’,‘守柔’看似软弱无能,却也是一种糊口的聪明,月庭,你能列举几个因‘守柔’而受益或者免罹难害的例子出来么?”
约莫一刻钟后,小家伙说:“儒家夸大修身养性、完美品德和救世安民,道家夸大适应本性、清心寡欲战役静有为。至于不异点,仿佛两家都不主张战役。”
“嗯嗯。”他点了一下头,接着说:“《品德经》里又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指因为不争,反而天下没有人能争得过他。‘不争’合适道家的道,得道者多助,多助则天下无敌,以是道家主张有为而治。”
“嗯嗯。”
“哦。”她顿时有丑媳妇见家翁的感受。
“明白了,感谢教员!”
.........
上官澈噗嗤笑道:“嗯嗯,”又接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这里,‘道法天然’意指宇宙万物、众生灵各有其保存之道,它们并育而不相害,并行而不相悖。月庭,你来讲说你对‘道法天然’的了解吧。”
“《品德经》里还说:‘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以为只要没有激烈的欲望和执意而为的设法,人就能安守正道,天下就能安宁,这便是道所主张的‘寡欲’。”
江月棠赶快双手接过。
“是像氛围一样的东西吗?”小家伙问。
“明白了。”
“儒家的典范文籍有《诗经》、《尚书》、《春秋》、《仪礼》、《礼记》、《论语》、《周易》、《孝经》、《周礼》、《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尔雅》和《孟子》,共十三本,故有《十三经》之称。”
“多谢教员!”
然后他说:“老子在《品德经》里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有为之无益。’意指天下最荏弱的东西却能够在天下最固执的东西里自如穿行,比如水。无形的东西能够穿透没有空地的无形之物,比如氛围。老子因此晓得了荏弱胜刚烈的事理和‘有为’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