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修真时代》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袥僁軌曛鳉修炼秘法(三)灚[第3页/共7页]

律诗一首

破体与否?是人身生命的转折点。破体乃六合之天然造化,当五千四百生黄道之日,即为纯阳纯阴完成之时,过此一日即为破体。交感之精既生,童体自但是破,不必待男与女媾,女与男交而后为破体也。故笔者以为,如果没有得诀,不能把握这个关头,不管其双修或单修均难有成也。削发为僧为尼为羽士,也与凡人一样泄漏,亦不过徒有其名罢了,岂能制止朽迈与灭亡哉!

第十节锁鼻术例解:

≡≡(坤)卦六爻皆虚,故≡≡(坤)即虚空之表象和代号,故还虚即还于虚空,也便是还坤。经云“周风行六虚”,则高低四方无不全虚矣。故“环匝封闭”,便“四通踟躇”也。≡≡(坤)之二爻六二之爻词说:“直方大,不习,无倒霉。”若逐字分化:直者丨也鼻也;方者口也,大者大人,即虚空,它通于在外之大虚空,其大无外,故为最大之人。三字合解,是明示口鼻当中为窍,即玄牝之门也,并隐含谷神之大人也。“不习”者,知而不守之义;“无倒霉”者,无往而不能达也。亦即四通踟躇之义。再从字形与字义析之,直字古字为直,直上之匕即比也,两眼如比而有下直之鼻,鼻字上目下田,再下为艹,艹者看似鼻之两孔,故为气门,即浩气之门。故云:“得浩气之门,能够藏其根,知元神之囊,能够韬其光。”明白指穿鼻外虚空为浩气之门,元神之囊,是真窍地点。还要做到不习(不死记硬背)不守之守,知而不守,方得无倒霉之功。卦词全旨,即“浮泛无涯是玄窍,知而不守是工夫《性命圭旨》。”的概括天乐诗断:

水金木火如归一,仙佛儒医不再三。只向总持门内悟,通天彻地透玄关。

第九节“缘中”真旨:

其一

可知不但六合未生之前从0开端,人身未生之前亦从0开端也,即丹道之起手,又何尝不从0开端哉!《尚书》云:“维皇降衷,厥有恒性”。衷者心也。性即灵也。维皇即万灵之真宰也。人本万灵真宰化气之分灵,是皆无中生有,大0分出之小0也。故炼丹之始,必先究明父母之未生前。古仙说:“但向未生前见的,教君亲见伏羲来。”故能知一与0之兆始者,即能知丹道之真玄关也。

单修性功者,从眉间一窍动手;单修命功者从脐下丹田动手。此皆阳寡阴孤,偏而不全。性命双修,必须从“缘中”动手。缘者边沿也。边沿当中,即为表里虚空相接之虚窍。佛之《小止观》云:“止者系心于‘缘中’,缘中即空中也。是以处为呼吸之根,为心神出入之流派,故神情皆簇聚于此。”故真道修炼,必先于神情心息相合相依处动手,方得谓之性命双修。彼眉间脐下,皆不克当。唯此缘中一穴,神情出入,双修今后动手,妙窍皆在此中,故三教贤人,皆以一‘中’字象之。而缘中亦可解为系心于中。然此为虚中,实非真中。心息相依,依到神情相合今后。,方有真中。故紫阳以“呼吸起动处为玄牝。”白玉蟾以“动机动处为玄牝。”实皆指此‘缘中’而言。缘中者,神情缘此而合也,真中缘此而生也。系心于‘缘中’,即道家之“妙窍双修”,儒家之“性命双修”;佛家之“止观双修”也。“心息相依,维系于端方之间,来往于周遭以内。”性得于天,命立于人,以是称‘人元’也。其法须先调息,入息以意送到内金鼎处;出息以意送到外之脐下。及到神动,则以神合息,上住‘缘中’,下止‘脐下’。方者地也。圆者天也。圆窍以通气候,方窍以通地气。“周遭以内”,即六合中间之“通天窍”也,“端方之间”,即脐下一寸三分处之规中真金鼎也。等脐下元气已生,规中已成,故自外中以达内里,真意来往以维系之,就是了。天乐诗断: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