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1页/共5页]
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一定其身泄之也,而语及其所匿之事,如是者身危。朱紫有过端,而说者明言善议以推其恶者,则身危。周泽未渥也而语极知,说行而有功则德亡,说不可而有败则见疑,如是者身危。夫朱紫得计而欲自发得功,说者与知焉,则身危。彼显有所出事,乃自发得也故,说者与知焉,则身危。强之以其所必不为,止之以其所不能已者,身危。故曰:与之论大人,则觉得间己;与之论细人,则觉得粥权。论其所爱,则觉得借资;论其所憎,则觉得尝己。径省其辞,则不知而屈之;众多博文,则多而久之。顺事陈意,则曰怯懦而不尽;虑事广肆,则曰草泽而倨侮。此说之难,不成不知也。
有人说老莱子也是楚人,着书十五篇,讲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
凡说之难,非吾知之有以说之难也;又非吾辩之难能明吾意之难也;又非吾敢横失能尽之难也。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能够吾说当之。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当时则驾,不得当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大德面貌若愚。去子之高慢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於子之身。吾以是告子,如果罢了。”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觉得罔,游者可觉得纶,飞者可觉得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本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研讨品德学问,以藏匿声迹、不求贵显为主旨。在周久了,见周陵夷,便拜别。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说:“您要隐居了,勉强为我着书吧。”因而老子着书高低篇,阐述品德之意五千多字后拜别,无人知其下落。
昔者弥子瑕见爱於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至刖。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往夜告之,弥子矫驾君车而出。君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与君游果园,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念我!”及弥子色衰而爱弛,获咎於君。君曰:“是尝矫驾吾车,又尝食我以其馀桃。”故弥子之行未变於初也,前见贤而後开罪者,爱憎之至变也。故有爱於主,则知当而加亲;见憎於主,则罪当而加疏。故谏说之士不成不察爱憎之主而後说之矣。
老子大抵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人说二百多岁,因他修道养寿。
自孔子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谓儋即老子,或谓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有人把韩非书传到秦国,秦王见《孤愤》《五蠹》说:“唉,我能与此人来往,死而无憾。李斯说这是韩非所着,秦王攻韩,韩王派韩非使秦,秦王喜好他,却未及重用。李斯、姚贾顾忌韩非之才,便在秦王面前诽谤他说:“韩非,乃是韩国的公子。现在大王欲兼并诸侯,韩非毕竟是为韩国着想而不会为秦国经心,这是人之常情。现在大王若不任用他,悠长地留他在秦国而后再放他归去,这是自留祸害啊,不如找个错误遵循律法诛杀他。”秦王以为他们说得有理,因而命令司法官吏给韩非科罪。李斯派人送毒药给韩非,让他他杀。韩非想要亲身向秦王陈述冤情,却没法见到秦王。秦王厥后悔过,派人去赦免韩非,但是韩非已经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