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回:送犀杖两拒隋使臣,入番州三访冼夫人[第2页/共4页]
冼夫人得知来路,不免心中出现当年南朝之时,风雨旧事,又有感慨万千涌上心头,对冯魂言道:“此人既然说的传承有序,就放他出去相见。倘若半点有假,老身决不饶他!”
麦铁杖赶快跪倒:“末将愚笨无知,迟误了朝廷大事,还望殿下定罪。”
一看冯魂态度,已是先礼后兵,何蛮和麦铁杖互看一眼,只得告别退下。
萧珺闻听此言,再看杨广眼神,料定此中必然话中有话,摸索问道:“满营当中,只要臣妾是萧梁先人,殿下心中人选必是臣妾。”
麦铁杖带着十几个兵卒,沿山坡寻觅。过一个多时候,几个兵卒抬着翠菊返来,只见翠菊满脸是血,奄奄一息。萧珺俯身翠菊面前,眼含泪水,问道:“翠菊,你听到唤你没有?”
“进退两难,敌强我弱,此番非爱妃亲身游说不成。”
时候不长,何蛮与麦铁杖来到梁恩殿,拜见冼夫人。礼毕就坐,冼夫人先问道麦铁杖:“麦铁杖你本作奸不法的囚徒,是我法外开恩,收你为将,没想到竟归顺隋主?”
二人来到府上,进了正殿,只见殿上端坐一人,年纪六十多岁,发髻斑白,二目炯炯有神,器宇轩昂,固然大哥,足显当年英姿,此人便是在岭南大名鼎鼎的冼夫人。冼夫人本名冼英,乃是南梁高州太守冯宝之妻,堂堂岭南六君和部族的盟主。冼夫人身后站立两人一个是大孙子冯魂、一个是二孙子冯暄。
樊子盖言道:“殿下率军远征,军心至上,臣请附议”
“现在也归顺隋主了?”
世人哄堂大笑,杨广也忍不住笑道:“要早知你不识字,想必半年前就光复岭南了。”
“将军快起。”杨广躬身扶起麦铁杖,首战得胜,篡夺关隘,又收了一员爱将。这才是:
到了次日,萧珺换了身华贵装束,前去番州。杨广命樊子盖为使,伴随萧珺同去。番州城下,早已城门紧闭,城头之上,箭弩林立,滚木礌石早已备好,只待与隋军开战。萧珺车辇来到番州城下,樊子盖催马在前,对城头喊道:“我乃大隋使节,要见冼夫人,有要事相商。”
“何将军本是陈主旧将,不思报效陈国,竟然归顺隋主。本日有何颜面来游说老身?”
韦洸、周法尚以使者身份,进了番州城,城内有做宅院名曰“冯府”,冼夫人先夫名叫冯宝,故而定名冯府。
鱼具瓒道:“人家话都挑了然,还不动兵?”
杨广听得此言,正中下怀,便站起家来,鞠躬见礼,萧珺赶快言道:“殿下有事便说,何必行如此大礼?”
杨弘问道:“满营当中,只要晋王妃是梁国宗室,大人之意,莫非要让王妃出使。”
萧珺对杨广言道:“臣妾随殿下,南征北战,唯有此处艰苦,不如立碑以祭奠功业。”
翠菊不慎跌落,晋王杨广等人也深为可惜,翻过山岭。萧珺传令韦洸盘点人数,一番盘点,三万雄师,有九人跌落山涧。
何蛮一听这话,用眼一斜麦铁杖,让麦铁杖脸上有些挂不住,赶快笑容说道:“末将早已洗心革面,太夫人就别提那些陈年旧事了。”
“是个如何女子,如此短长?”
冼夫人长叹一声,言道:“本日见那‘扶南犀杖’,勾起了我很多陈年旧事,看来陈主真的亡国了,我究竟该如何是好?”
麦铁杖只是嬉皮笑容,不敢正面答复,何蛮言道:“晋王殿下命我等再献‘扶南犀杖’,请太夫人统领岭南六郡,归顺朝廷。”
这是孙儿冯暄轻步进了忠君堂,言道:“禀告祖母,两个隋使已经送走,六郡的大人和部族酋长,都主张联兵开战,祖母是否早作筹办,以防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