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隋王朝》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137回 卫文升诱敌三连败,屈突盖擒贼复潼关[第2页/共3页]

“擂鼓助战!”一通战鼓声起,屈突盖屈突盖催动五花追风马,挥动横水槊,与李子雄交兵一处,二人大战二十回合,只见二马一挫蹬,屈突盖一把揪住屈突盖腰间大带,大吼一声,响如洪钟普通,竟把李子雄揪下战马,活捉而回。

一见杨玄感,阴世师喝道:“叛贼杨玄感,可认得阴世师否?”

隋炀帝停息东征,集结各路救兵驰援东都洛阳,而洛阳连续数日久攻不下,杨氏三兄弟顿时慌了神,为杨玄感担负智囊的李密言道:“屈突通、来护儿久经战阵,精通兵法,唯有卫文升文官出身,年纪老迈,不如先破卫文升。”

中军宝帐以内,屈突通、屈突盖、来护儿、周法尚、来整等人,拜见了皇后,萧皇后对众将言道:“此番兵变,百姓揭竿而起,已是民气所向,民气可畏,诸位将军还当善待百姓,以民气为重,谨慎剿杀。”

川从峡路去,河绕华阴流。

杨玄感一看弟弟受伤,问道:“谁可出战?”

“如何分兵,说来听听。”卫文升问。

李密一听,心中猛抖,劝道:“弘农小城不堪一击,追兵将至,怎可久留?若前不得据关,退无所守,百姓一散,何故自全?”

李子雄策马挥刀,替下杨玄纵,迎战阴世师。阴世师多少晓得李子雄的技艺,暗想李子雄要比杨玄纵强出很多,不如趁此时诈败。

“唉,”杨玄感慨道:“如果早听智囊之言,取上策或中策,何至于本日进退两难。”

杨玄感派兵布阵,本来觉得攻取潼关要大战一场,没想到城门大开,不见兵士,只见韦福嗣素装布衣乘马而出。韦福嗣顿时施礼,言道:“内史舍人韦福嗣见过杨将军。”

李渊道:“卫大人率精兵守大兴,末将率一起兵马受弘农,再遣一军守潼关,全军成犄角之势,互援互应。”

客行逢雨霁,歇顿时津楼。

正在进退两难之时,得知潼关失守,李子雄被擒,杨玄感顿时惶恐。杨玄感立即调集世人,齐聚中军大帐,杨玄感道:“潼关失守,已无后路,眼下之计,唯有决斗。”

卫文升接了懿旨,随行的副将恰是李渊,他言道:“娘娘千岁,既然要把叛军引向关西,不如我与大人分兵扼守。”

“李子雄愿往。”杨玄感一听李子雄请战,心中大喜,这李子雄要比杨玄纵强出不知多少。

屈突通道:“娘娘放心,末将兵锋所指,只讨杨玄感等要犯,百姓不知者不罪。”屈突盖、来护儿、周法尚等人也纷繁附言。

考虑半天,杨玄感采取斛斯政之计,言道:“不如就先去弘农,休整兵士。”

一旁的斛斯政也有一计,言道:“大兴重兵戍守,西蜀路途悠远,不如先取弘农,休整兵士。”三小我一人一战略,使的杨玄感摆布扭捏,举棋不定。

李密这才大悟,怪不得皇甫无逸、阴世师一战即败,便言道:“不如带领全军,孤注一掷,猛攻西京大兴,坐西朝东,对抗隋军。”

可韦福嗣不像先前的皇甫无逸、阴世师,此人是一心反对隋炀帝暴政,心中支撑造反的杨玄感,怜悯叛逆的老百姓。

只见城下屈突通调来讨伐高句丽的攻城重器,云梯、楼车、冲车、撞车、抛石机带起滚滚灰尘,扼守潼关的都是些叛逆百姓,那里见过这般攻城兵器,吓得丢弃兵刃,四散而逃,未过量时,屈突通、屈突盖便光复潼关,直逼弘农。

杨玄纵二番出马,阴世师提枪相迎,阴世师心想卫文升命我诈败,但也需分谁,杨玄纵这两下子拳脚,我若都打不过,岂不被叛军看出马脚,以是必先胜一阵。二人大战了三四个回合,杨玄纵一个不留意,便被阴世师刺伤手臂,血流不止。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