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宋一品官》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168 直臣[第1页/共2页]

城外连营遍野,连驿道上也随时可见飞奔的军马。等进了城,起首看到的不是安闲充足的住民,而是全部武装的士卒。

想来此次诸道类试共取五百余人,再加上他们的侍从,对本已人满为患的扬州城是个不小的压力。

在寻觅留宿的途中,因他背着行装,竟被拦问了五六回。但还好,只要亮出“待策进士”的身份,不管是官是兵,都客客气气,并热忱地替他指引。

但现在亲眼所见,李昂感觉,现在的扬州与其说是多数会,不如说是一座军事堡垒。

胡铨看了苦笑一声,道歉道:“悔不听李兄良言,白跑一趟。”

当天,李家人临时安设下来以后,顾不得再详细安插,拼集住了一晚。第二天上午去办了房屋过户手续,下午就开端筹办礼品去订婚。

李昂浑不在乎,打趣道:“无妨,再不济,城外另有虎帐。”

这一头,李昂一起北上,到长江边时由瓜洲度过江,终究有中秋节当天到达大宋行都。

思前想后,李昂决定去寺庙道观之类的碰碰运气。因为这些处所普通来讲空间都比较大,并且落拓平静,再者方外之人也情愿与人便利。

又一起寻问,终究在入夜之际于城东北某个旮旯找到城隍小破庙一所。没有和尚,没有羽士,只要目炫耳背的老庙祝一人。

以是,他和孟氏特地去灵隐寺采买了当时名闻江淮的“香林茶”十六盒,以及具有夸姣寄意的鲜果、干果、蜜饯多少,再附上礼金一份,请了个媒人体面子面的送到知州衙门。

李昂一家不落跑个遍,获得的答复无一例外是客满。并且,都说没有一个叫薛徽言的入住。

“你我好歹也是过省的待策进士,怎能跟那些配军黥卒同居?李兄是打趣吧?”胡铨立马就炸了。

李昂却点头道:“胡兄远从吉州来,尚且知那大明寺平山堂,更何况旁人?依我之见,只要寻那小庙小观,多恩赐些香油钱,看能不能收留你我。”

但是这也并没有甚么卵用,官家驻跸扬州,随驾而来的文武官员及其家眷数量就很多,且还在持续增加当中。再加上有前提南迁的两河中原百姓,已经把城里能占的处所都占了。

既报了名字,大师又是同年,李昂便说了本身的筹算并邀他同去。胡铨倒也是个利落人,二话不说就跟着走。

“恰是,寿春李昂,草字荩臣。”

“幸会,吉州胡铨,草字邦衡。”

胡铨听了不觉得然,非要去尝尝。李昂也由得他,两人一起问畴昔,到那大明寺一看,公然不愧是将近七百年的名刹,庙门巍峨,气势不凡。但底子不消出来,人家在外墙上贴了布告,说迩来因诸道进士赴行朝之故,寺中和尚们连禅房都腾出来了,再无一间空房。

康允之欣然接管,并以帮助半子赴扬州殿试为名,将礼金如数退还。

眼看着日已西斜,街道上的行人也越来越少,再找不到住处就只能露宿街头。固然承担里有一封老丈人写给行朝故交的信,但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要给人家添费事的好。

为了对付此次殿试,扬州官府派人清了几家客店出来,且还在馆驿里腾出部分房间以供正奏名进士们留宿。

路上,胡铨建议道:“李兄,我早传闻扬州有大明寺,昔年欧阴文忠公在此地任职,建‘平山堂’于寺内,莫不如去尝尝?”

扬州,在宋朝素有“淮左名都”之称,且稍具汗青知识的人都晓得,早在隋朝,扬州就已经是名闻天下的多数会。隋亡今后,扬州之富庶繁华并不因之而式微,由唐至宋,扬州始终都是两淮俊彦。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