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人,得加钱》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十四章 中堂拉兄弟一把[第2页/共2页]

再三思虑之下,乾隆这才决定着国史馆修撰贰臣名录,意以此教养世道民气,同时进一步和缓大清帝国满汉对峙的冲突。

旋即有些奇特,不知这位贾公子何故提起贤人之言,这跟他贾家现在面对的窘境有甚么干系吗?

以是,和中堂你看在党国份上,如何也得拉兄弟一把啊。

正所谓使贰臣不能纤微隐饰,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而为大清子民立万世臣子纲常矣!

倒是没空跟这傻爹顶撞,而是很当真的问被他所言吸引过来的和珅:“不知和侍卫可知我所说的话出自那边,又是何人之错误?”

“这...”

二姐夫高德禄不住点头道:“对,对,不患寡而患不均,要出旗就一起出,要不出大伙就都不出,光逮着贾家算个甚么事?”

本来是没有干系的,现在却有干系。

贾六说这番话时声音较着进步了很多,特别是“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这句话。

从汉人的角度解缆评判明季以来降清的汉官,在乾隆看来就是教养世道民气的一个好体例。

这会,得将话题拉回事件本身。

可当爹的刚想趁热打铁为老太爷诉个委曲,以增加人家和侍卫对贾家的怜悯心时,边上的儿子却冒出句叫他摸不着脑筋的话来,顿时不欢畅的瞪了儿子一眼道:“大人说话,你插甚么嘴?”

那日乾隆陪太后看昆曲《桃花扇》,初始对戏中呈现的马士英深恶痛绝,待知这报酬明朝殉节,为我大清兵生生剥皮于太湖后也是不由感慨打动。再想国初那些汉官降臣,虽说于我大清有功,但无一人与“忠”字沾边,心中遂更加不耻。

此人呐在赶上事彷徨无助时,哪怕来人实际帮不上他忙,但只要说的话中他的意,入他的耳,便顿觉此人就是极好极好的。

本来就是嘛,你朱家天子要有本领的话,我太爷他能降大清么!

意义是固然如洪承畴等报酬大清朝立下过汗马功绩,乃至大部分人的子孙都在旗内仕进,但于这些人本身而言他们在品德上是有亏的。

“我家太爷仕清以后忠心耿耿,又为大清立下汗马功绩,现在皇上却定我家太爷为贰臣,这于情于理都分歧,故我觉得此皇上之错。”

你和珅说贾家老太爷做贰臣不是他的错误,乃是畴前尽忠的朱明天子之错误。

但有一点还真被和珅说着了,当日乾隆传旨国史馆要定贰臣传时,曾言清初那帮降官“遭际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受命,实是大节有亏。辄复畏死幸生,忝颜降附,岂得复谓之完人!即或稍有片长足录,其瑕疵自不能掩...”

“此《论语》季氏篇,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白文公给出的讲明是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以是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论责的话当然是看管者的任务。”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