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从开疆拓土到割地辱国[第2页/共4页]
第二次鸦片战役时,俄人逼迫清当局订立瑷珲条约(1858),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60万平方千米地盘割让给俄国(仅瑗珲对岸江东64屯中国仍保存居住权,义和团活动后,亦为其侵犯),乌苏里江以东至海的地盘改成中俄共管。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又将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千米地盘也割让给帝俄。唯库页岛自18世纪中叶俄日已分自南北私行运送犯人或移民其地,清廷置之不问。但19世纪前期土人仍向三姓副都统(驻今黑龙江依兰)进贡,自北京条约割弃乌苏里江东岸后,始断绝干系。1875年日俄和谈,俄以千岛群岛换日占库页岛南部,遂占有全岛。1905年日俄之战,俄国败北。又割让北纬50°以南归日;1945年二次天下大战日本败北,全岛又归苏联(今俄罗斯)。
清朝的边境是由3大部分构成的:以打猎为主的女真区、以畜牧为主的蒙古区和以农业为主的明朝区。
(二)汗青的屈辱
1899年,义和团活动发作了。帝国主义为了弹压义和团,英、俄、日、法、德、美、意、奥构成八国联军进犯天津、北京,遭到义和团的沉重打击。义和团活动粉碎了帝国主义企图朋分中国的迷梦,表示了中国群众不甘屈就于帝国主义及其喽啰的固执抵挡精力。但是,因为期间的限定,农夫小出产者的掉队和愚笨,加上在斗争中没有同一的带领,在敌我力量差异的环境下,被中外反动权势结合绞杀了。1901年,帝国主义列逼迫迫清当局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严峻地侵害了中国的主权,清当局完整变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东西,中国完整堕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从中法战役结束到甲午战役发作的九年,是中国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一段最好的期间。在此期间,海内无大乱,远东的国际环境和缓,中国与西方列都城处于战役状况。
(一)汗青的光辉
(三)鸿沟的变迁
中印鸿沟上的严峻变迁分东西二段。西段喜马拉雅山以北的拉达克地区,原是西藏的一部分,首府在列城。1842年西藏处所当局和克什米尔订约,将拉达克地区让与克什米尔。清当局未予承认。19世纪70年代英国获得克什米尔,拉达克地区即伴同被占。东段原以喜马拉雅山的南麓为界,门隅、洛瑜、察隅三区皆在西藏界内。终清一代因循稳定。至民国初年,1913~1914年英国和西藏处所代表在印度西姆拉集会上搞了一个根基上以喜马拉雅山脊为界的麦克马洪线,未敢公开。1940年英国乘中国抗日战役之际,侵犯了传统鸿沟以北部分地区,当时中国当局曾提出抗议。1951年印度当局乘中国群众束缚军进入西藏时侵犯了统统麦克马洪线以南的地区,包含耐久以来西藏处所当局设官征税、以达旺为首府的门隅地区。
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活动,历经三十年,结果较着。左宗棠光复新疆之战的胜利;冯子才在镇南关及谅山之役中大败法军;刘永福的黑旗军屡创法军;以及日本兵共同朝鲜野蛮党人制造政变遭到失利等。当时中国的国势并不比日本弱。英国权威人士批评说:“亚洲现在是在三大强国的手中――俄国、英国和中国。”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国共停止了五次对外战役,中法和约是独一一个没有割地赔款的和约。当时的环境该当说对中国的自强相称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