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清帝王权谋那点事》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2、从开疆拓土到割地辱国[第1页/共4页]

16世纪前期,沙俄超出乌拉尔山向东扩大。清军入关时,沙俄乘机侵犯了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清当局一再要求沙俄侵犯者撤出中国国土,沙俄当局反而增兵雅克萨,抓紧武力扩大。康熙帝为保卫边陲,亲身出巡东北,观察防务,决计构造侵占反击战。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号令清军两次打击雅克萨的沙俄军队。俄军伤亡惨痛,被迫同意通过构和处理中俄东段的鸿沟题目。1689年,中俄两边代表在尼布楚停止构和。在中国当局作了让步的环境下,颠末划一协商,中俄双刚正式签订了第一个鸿沟条约――《尼布楚条约》。

康熙期间完成的另一庞大的汗青任务,是建立了对边陲各民族地区的统治,从而根基上奠立了中国的版图。

康熙帝的担当者雍正帝即位后,采纳一系列的倔强办法,大力清算吏治,清朝政局重新闪现抖擞的气象。雍正时,与俄国订立恰克图条约,规定北部疆界。击溃准噶尔部在西北的权势,并加强了对西藏的统治,为乾隆期间的强大之局奠定了根本。

清朝的边境是由3大部分构成的:以打猎为主的女真区、以畜牧为主的蒙古区和以农业为主的明朝区。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朝终究奠定了本日中国边境的基地,构成了一个北起萨彦岭、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南至南海诸岛,西起巴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东至库页岛,具有1000多万平方千米的同一国度。

19世纪沙俄侵入中亚,清朝的藩部下国前后被占,遂即产生了中俄之间的西北鸿沟题目。1864年沙俄乘新疆内部战乱,威胁清廷签订了“塔城条约”。1871年又乘乱侵犯伊犁,至1881年偿还伊犁时,又签订了“改订伊犁条约”。以二约为按照,又连续签订了很多分段详细界约,连续都被割去多少国土。最后于1884年订立“喀什噶尔界约”,中俄西北鸿沟才规定。但此约所定鸿沟南止于乌孜别里山口,自此以南的帕米尔高原并未详细规定,条约只说自下中版图向南,俄国向西南。而后俄国又私行占据了乌孜别里山口以南包含东南边面的大片帕米尔,英国也从阿富汗向北侵犯了部分帕米尔。1895年英俄在伦敦订约私分帕米尔,中国当局始终未予承认。

海疆方面,英国于1842年通过江宁条约侵犯香港。1860年通过北京条约侵犯九龙老界。1887年又在英帝主持下,迫使清廷将澳门永租给葡萄牙。日本于1895年通过马关条约侵犯台湾、澎湖(见台湾省)。1898年德国强租山东胶州湾,俄国强租奉天旅顺、大连,法国强租广东广州湾,英国强租九龙半岛及其四周岛屿称为新界,又强租山东威海卫。1905年日俄战役后旅大、1914年第一次天下大战后胶州湾接踵皆为日本所占。胶州湾于1922年收回,威海卫于1930年收回。台湾、澎湖、旅大及广州湾皆于1945年收回。1984年中英议定,香港、九龙定于1997年收回。1987年中葡议定,澳门定于1999年收回。

(三)鸿沟的变迁

1840年6月,蓄谋已久的英国当局以鸦片题目作借口,策动了侵华战役。败北的清当局终究屈膝投降,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国开端丧失国土和主权,封建社会开端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役时,俄人逼迫清当局订立瑷珲条约(1858),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60万平方千米地盘割让给俄国(仅瑗珲对岸江东64屯中国仍保存居住权,义和团活动后,亦为其侵犯),乌苏里江以东至海的地盘改成中俄共管。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又将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千米地盘也割让给帝俄。唯库页岛自18世纪中叶俄日已分自南北私行运送犯人或移民其地,清廷置之不问。但19世纪前期土人仍向三姓副都统(驻今黑龙江依兰)进贡,自北京条约割弃乌苏里江东岸后,始断绝干系。1875年日俄和谈,俄以千岛群岛换日占库页岛南部,遂占有全岛。1905年日俄之战,俄国败北。又割让北纬50°以南归日;1945年二次天下大战日本败北,全岛又归苏联(今俄罗斯)。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