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钱塘江上潮信来[第2页/共2页]
董承诏赞道:“抚台真是一心为民啊,有了平准仓,如果赶上灾年,便能够平抑粮价,或可运粮救灾!”
钱塘江海塘始筑于秦,盐官一带重筑,称捍海塘。原为土塘。后历代都有构筑。
其他官员纷繁奉上马屁。
陆延不由点头,汪汝谦倒是个痴情之人,都已经五十岁的人了,还这么风风火火的。
至明末,大多数土塘都用整石改建成石塘,“这时海塘的范围和起点,已经和后代的杭州湾南北的海塘完整不异,即北起金山卫,西南至杭州,再由杭州劈面的萧山向东中转宁波。
钱镠又想了个别例,制成竹笼,中实巨石,再打木桩护牢。这类“石囤木柜”筑成的海塘,比版筑的堅固多了。
“我筹办在杭州、华亭设立平准仓,外洋运回粮食由平准仓。而海商运回必然命额的粮食,可减免赋税。”
董承诏听了大喜,如果遵循泉州月港的端方,那便是户部得五成,内帑得五成,处所是一毛都留不下。当然,处所贪污截留,虚报瞒报的不在此列。
南宋淳熙元年,钱塘潮决江堤一千六百六十余丈,漂民居六百三十余家。
钱镠破钞了大量的工夫想方设法构筑了坚毅的海塘,百姓为了记念钱镠才将海塘成为钱塘,也是钱塘江的由来。
苏杭之地,凡鱼、盐、豆、粮,求车、船、雇骡马等,非掮者奉告,不成做。
如果陆延真不筹算给他们吃肉,程靖还真不敢做甚么,陆延一上来就弄死了名流董其昌,并且这还是他的同亲,可见其心狠手辣!
不但从各地收来货色出给海盗,也吃下海盗送来的走黑货色,或是贼赃。
“藩台大人!藩台大人!”
“别的,苏杭鱼米之乡,现在皆改田为桑,粮食大量减产。”
董承诏赶紧道:“何为犯禁品?”
现在,海盗都变成海商了,天然不消给他贡献银子了。
但中间听着的几个卫所军官和浙江都批示使程靖暗自感喟。
陆延道:“铜铁、硝土、粮食等物,严禁出海。一旦发明,便打消其海商资格。”
汪汝谦第二天仓促地就坐船赶往福建,只是派人将信送给陆延。
这在当时的技术程度来讲,是一个很大的发明,现在构筑海塘,也仍然采纳这类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