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文魁》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大结局下篇[第2页/共13页]

林延潮微微一笑道:“了结君王天下事,博得身前身后名。此是臣当年劝张文忠公之言,此言听似好行,却难行也。然张文忠公慨然以天下为己任,虽言不成行,却行之。现在天下皆觉得臣复张文忠公名位,乃效其揽权临下,然臣之意不过让世人明白工于谋国拙于谋身亦可克终。”

林延潮微浅笑道:“改革不离宗,担当不泥古,只要一道何来两道?至于治国在于审时度势,不审势则宽严皆误。”

林延潮闻言抚须大笑:“夫人啊夫人。”

万历四年,举乡试第一。座师王世贞得其文顾摆布,三十年后天下皆从其子,而不知我也。延潮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美。虽幼年,却郁然有文宗之望。

殿内天子看着林延潮道:“先生是先帝拜托的顾命大臣,朕这才即位不久,还需先生多多帮手,先生何言在这时离朕而去,莫非是朕那里作得不对?如果如此,朕给先生赔不是了。”

林浅浅抿嘴一笑,然后道:“还说是宰相呢?当年你知归德三年,为朝廷勤勤奋恳的办差,起码落了个万民伞,林公堤。可为宰相五年,本日甚么都散去了,还落了很多抱怨,越想越亏,我如何不巴不得你走呢?”

林延潮看了一眼太子,然后道:“臣就将此事代为转奏,至于办不办得成,臣不敢包管,臣只能答允到这里,如果贵妃娘娘不信也体例。”

沈鲤,朱赓等殿内众大臣也是道:“臣请殿下移驾文华门。”

说到这里林延潮从袖子取出一奏疏道:“今臣将辞陛下而去,唯独一事放心不下。此疏内详载矿税如何改商税之法,此事吾与当朝诸公筹议已久,大抵已是安妥,但实施下去必然会有诸多争议,但不成因反对干休。此是先帝所遗陛下之恩德。”

林延潮闻言立足,半晌后摇了点头。

林延潮道:“臣不敢自比诸葛武侯,但论鞠躬尽瘁,尽忠王命不敢甘于人后。臣受大行天子重托,唯有以死酬谢大行天子之拜托之事!”

“林先生,本宫眼下只求你一件事,先帝丧期以后,请你让本宫随福王就藩了此余生如何?”

因而林延潮转过身对田义私语了几句,田义点了点头走进暖阁。

当下太子在林延潮等众臣的簇拥下走出启祥宫。

新君道:“还请陈伴伴知无不言。”

三十年仲春,天下渐安。帝崩,以太子社稷托延潮。时人皆视其必借拥立之功揽权,抖擞国事,革新政治,以就夙愿。

太子面色涨红,不过晓得现在需推让一番。

新君一听不由正色。

除修撰,延潮以年家子受知申时行,未满两年,任两房制诰敕,经筵展书官,讲官,迁侍读。

宫殿外阳光亮媚,天朗气清,御苑中百花争春,绿意盎然。

两扇丰富的朱漆铜钉大门被推开,一顶步辇在宫门前停下。

林延潮点点头道:“好。”

“先帝……”林延潮言此举袖拭泪,寻又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事理,我如何不懂,你也太看不起我了。”

但见昔日门庭若市的宰相府邸,本日却显得有几分冷僻。

说完林延潮将一壶残酒尽倒入池中,然后与孙承宗道:“稚绳,你看此池外通水沟,再由水相同至小河,再由小河道至大江,最后归入东海。”

城门官上前喝住道:“你们何为么?”

太子见此大恸道:“母妃,母妃。”

Ps1:这份圣旨是万历四十八年的。

林延潮点点头道:“此事能够交代秉笔寺人陈矩陈公公安排。”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