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结局下篇[第1页/共13页]
八年,会试、殿试又皆第一,时延潮十九龄。建国两百载,三试第一者,不过二人,连中三元者,延潮一人罢了。人云,我朝建国以来,文盛气象无现在者,此果文脉天运乎?
“贵妃可还记了,方才大行天子最后吩咐给臣二事,一是太子,二是贵妃。眼下当务之急当用遗诏举册立,可传位圣旨不知所踪。臣深怕有负于大行天子拜托之事,实忧心如焚。”
林延潮点点头道:“好。”
新君点点头道:“先帝宾天前一夜,让朕读刘健,杨廷和,徐阶,高拱,张居正之事,朕当时不解。”
(全书完)
林延潮见此正色规劝道:“殿下需有人君之度,母子之情放在今后再叙,请殿下移驾文华门。”
“大胆至极,方才竟敢挟持太子,窃走圣旨!咱家毫不与你善罢甘休。”见局势了然,第一个跳出来反戈一击的竟是司礼监寺人田义。田义丧失传位圣旨,可谓大罪,眼下必须有一个将功赎罪的机遇。
但见礼部尚书于慎行当众宣读天子遗诏。
林延潮手抚后代,林浅浅亦迎上去道:“相公,你去官返来了?皇上恩准了吗?”
“而臣本闾巷韦布之士,非匡扶经世之才,当国以来日夕兢兢,唯恐救过之不给。今荷先帝托顾之重,误蒙圣主倚任之专,实再尴尬大任,故去官归里,以耕读自聊余生。请陛下遵守先帝遗诏,遵守轨制,重用读书人……”
但见上百名流子朝城门赶来,争相挤入城门。
但见领头是一名中年人,对方叩首道:“叩见相爷。”
紫禁城内,景阳钟连响,澈传禁宫表里。
郑贵妃气得身子发颤,道:“先帝在时,有谁敢对本宫有半分不敬,眼下先帝骸骨未寒,你们就如此欺负我们孤儿寡母。”
郑贵妃看了皇太子一眼,又看王恭妃一眼,当年本身宠冠后宫,皇太子,王恭妃二人都要看己神采,仰本身鼻息,本身欢畅他们母子才欢畅,本身不欢畅,他们母子也不欢畅。
乾清宫旁的两根老树也发了新枝嫩叶,火者宫女正勤奋卖力地打扫着础柱,以求在新仆人那留下个好印象。
新君一听不由正色。
郑贵妃现在泪痕未干,目光却扫过大臣们。
郑贵妃道:“林先生,莫非要本宫跪下来求你吗?”
“也有人道先帝治天下太猛,今当以治宽,也有人言太宽,今当以猛纠之,朕摆布难堪,不知如何听取,还请先生教朕。”
林延潮上前一步道:“皇贵妃的三位家人就在殿下安然无恙,请皇贵妃无妨站到殿前一看。”
“不然呢?”林延潮淡然一笑道,“我现在要解缆了,不然弟子故吏就要闻讯而来堵门,到时候多有费事。多亏陛下故意让你来宣旨,也算全了你我师生之情。”
林延潮摇了点头道:“我去官后就那些俸禄,怎能养得起你们一班人。就算有些余钱,我还真能养你们一辈子不成,自谋前程吧,有一技压身,到那里也不愁衣食。起来吧!”
孙承宗哽咽道:“恩师的话,门生记在心底了,将来必萧规而曹随。”
孙暹,骆思恭闻言大喜,新君即位,他们正愁着如何表忠心呢,若非林延潮牵线搭桥,他们岂有这保驾之功,一辈子繁华繁华到手了,的确如同白来的一样。
“到了这里,朕才明白先帝的意义,然后先帝将手书遗诏赐朕,让朕坐稳皇位后再拿出来。当时先帝虽不说,但朕晓得其诏对于林先生的,但是先帝还是料不到……”
虽说时候有些仓促,但也是怕夜长梦多。如此局面得以过分,权位顺利交代。
太子在群臣簇拥之下,坐上驾辇前去文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