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此三策格局都太小[第3页/共3页]
“我说过,相天下者无己!”高拱慨然道,“国朝二百年矣,始终未能消弭北虏之患。无天时天时人和之象故也!今遇此良机,王崇古在外担之,吾在内主之,不管如何也要紧紧抓住,即便身败名裂,不复顾矣!”说着,快步坐回书案,对房尧第扬手道,“好了,我要将刚才所言,修书王崇古,授以方略。”言毕,埋头奋笔疾书起来。
玄月十三日,有虏酋俺答亲孙把汉那吉率妻奴八人来降,称是伊祖夺其新妇,以此抱愤来投。译审是的,当若那边之,祈示下。
“不错,此三策格式都太小!”高拱一扬手道,“等闲将把汉那吉交给老俺,岂不逞强损威?桃松寨之事可鉴,必不成!若轻举妄动而杀之,则绝老俺系念,徒增其恨,有何意义?石天爵之事可鉴,必不成!若明言互换赵全,亦不成!”
高拱原觉得,俺答西征,宣大防备能够松口气了,俄然听到宣大出大事的动静,不觉大惊,仓猝登轿回府,一进家门,就孔殷地问:“宣大使者安在?”
王诚、鲍崇德把细节说了一遍。高拱忽而骇怪,忽而蹙眉,不时变更着坐姿,待两人说完,他问:“鉴川、金湖何意?”
“喔呀!”房尧第恍然大悟,“国格所系,庄严所关,委实不成轻言互换。那么玄翁,当若那边之?”
房尧第闻讯出去了,高拱把禀帖递给他看,一面按捺不住冲动的情感,道:“宣大督抚未拒之,勇气可嘉!此乃安边利机,务必紧紧抓住!”
“禀阁老,军门、抚台差我二人来谒,有重雄师情禀报。”王诚说着,把一份禀帖捧递高拱手中。高拱展开一看,只见上写着:
房尧第也大感镇静,道:“门生不唯敬佩玄翁的襟怀识见,更敬佩玄翁的判定力。”
“此计如何?”高拱问,腔调中充满得意。
“玄翁,为何不成?”房尧第目不转睛地盯着高拱问。
王诚答:“禀阁老:据谍报云,俺答甚喜好这个孙子,他的大老婆伊克哈屯把这个孙子一手养大,爱之更甚。且俺答惧内。把汉那吉出逃,是因为俺答之故,伊克哈屯因而对俺答甚痛恨,用柴棒击打俺答的脑袋,说即便南朝要他的头,她也给,她只要她的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