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宥一酋之死而免玉石俱焚之烈[第2页/共3页]
“老子得活命啦!”一见安民进洞,安国亨一把拉住他的手拽到木墩前,搭着双肩往下一按,安民就势蹲跪下来。安国亨盘腿坐到他的劈面,屏退摆布,喜滋滋道,“朝廷钦差来勘,老子从未起过背叛之心,哪来背叛之实?此次勘官一来,老子系听勘之人,抚台必不敢杀老子!”说着,又镇静地站起家,“尔亲往毕节兵备衙门,禀报兵备道,就说老子愿出来听勘,抚台所列五款,老子都接管!”
“照彝俗补偿安信性命,尔如何说?”阮文中又问。
安智大喊冤枉,阮文中充耳不闻。待押走安智,阮文中又差人去知会疏琼。不过一个时候,疏琼就在侍从搀扶下来到巡抚衙门,一见抚台,跪地叩首道:“老身愿从命抚台宪命,不敢再违拗。”
“抚台容禀,”安国亨态度诚心肠说,“其他人犯或死或逃,倶没法交献。”
都城通往南边的官道上,一匹快马刚奔驰而过,前面又有一急足快马加鞭。短促的马蹄声,惊得过往的搭客禁不住立足张望,猜想着南边是不是产生了甚么大事。
安民领命而去,安国亨又命人速回狮螺塘筹办银两,整备赴毕节听勘事件。
使者以微小的声音道:“苴穆,千真万确!”他吃力地从怀中取出邸报,欲递给安国亨,却已力量全无,喉中收回“咕咕”声,头一歪,落空了知觉。
幕僚道:“停歇水西之乱,当然显出高阁老识见超迈,聪明超群;但是此事毕竟无关全局,他若能把北虏之患给消弭了,那才算得上柱国名相嘞!”
阮文中未等安智开口,就以号令的口气道:“安智,安国亨已分地于尔母子,尔母子当速出省城前去。”
第一个奔驰而过的,是贵州水西土司安国亨差来都城诉冤的使者,他在都城已盘桓两个月,闻得土司诉冤本已批红,朝廷并未出兵征剿,而是要差官往勘,喜出望外,日夜兼程赶往水西报信。紧随厥后的,是贵州巡抚阮文中的急足,他怀里揣着高拱写给阮文中的一封急函,不敢怠慢,快马加鞭往贵阳赶去。
“罚银尔交多少?”阮文中又问下一款。
阮文中觉得,他没有顺从高拱的嘱托,反而违背他的企图奏请征剿,高拱必将勃然大怒,待看完来函,才松了口气。很久,感慨一声道:“高阁老,委实太认死理了!”
两小我对视了一下,不约而同地摇了点头。仿佛不信赖差一个言官来,就能化解僵局。但是,过了两天,毕节兵备道差快马来报:安国亨已将汉彝人犯王实、吴琼、阿弟捆绑兵备衙们听候发落,他也愿出来听勘!
待阮文中到得毕节,兵备道已然对安国亨鞠问一遍,擅杀安信、不平拘提、敌杀官军等情,都已一一问明,确如高拱所言。阮文入耳完兵备道禀报,心中暗喜,只要把先前所列六款一一落实,即大功胜利,他顾不得旅途劳累,即传令升堂问案。一应程式毕,阮文中先对比第一款鞠问安国亨:“拨置人犯不止三人,其别人犯何故不交出?”
贵州遥遥数千里,安国亨的使者跋山渡水,不敢半晌歇息,不过旬日,就赶到了九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