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首相》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五章[第1页/共3页]

“这么大的案子,说搁置就搁置了?”刘自强活力地说。

高拱沉默。

“黄大司寇曾著郎中王学谟专责此案,”司务禀报,“可不久王郎中就外放山西做兵备道,此事也就搁置了。”

“少司农夤夜登门,有何见教?”刘自强把林大春迎进花厅,酬酢毕,便开门见山问。

“不成乱讲!”高拱责备道,“不要说此案并未坐实,即便真是徐老指授,也很难查证了。再退一万步说,即便查实乃徐老指授,也不成能拿问徐老!除非有谋反罪证,不然,俄然拿问致仕辅弼,必耸动朝野,陷皇上于寡恩薄情之地!大司寇身为法司之首,焉能出此言?!”

林大春用心沉默了好大一阵,方叹口气道:“当年欧阳一敬、胡应嘉搏击新郑相公甚力,闻得先帝不豫,恐裕王继位后用新郑相公为辅弼,他们将遭抨击,竟寻来北虏特工,悍然谋刺!”

“呵呵,灵济宫人多嘴杂,保不住密的!”林大春一笑,旋即神情诡秘地抬高声音道,“诚恳说,此事的内幕,我稍有耳闻。”

“大司寇,我传闻刑部要清查刺高案?”林大春问。

司务苦笑道:“大司寇,当时高阁老已被赶出都城,徐阁老当国在朝,都知高阁老是获咎徐阁老才被赶走的,谁还敢为他的事出头?也曾闻黄大司寇说,此案为北虏特工所为,物证俱在,似可服众,且时过境迁,就不必再折腾了。”

“有人到灵济宫查访当年援救太高阁老的义士?”林大春闻报,一股寒气“忽倏”一下穿透满身,惊骇地反问了一句,正在夹菜的筷子“哗啦”一声掉落在地。

刘自强翻阅着檀卷文牍,道:“郎中禀帖里清楚说此案有疑点,照理就该查下去。”

“这……这死无对证啊!”刘自强绝望地说。

次日一早,刘自强带着司务并主子三人,便装来到灵济宫前,细细查勘。勘毕,刘自强道:“援救元翁的义士,有三种能够:其一,正巧路过,但他何故始终不露面?其二,灵济宫里的人,但如果灵济宫里的人,何故要隐身?其三,事前听到风声,埋伏在此。我看此地能埋伏之处,不过灵济宫内抑或这棵古柏树上。”言毕,叮咛司务与一个主子,“你们到灵济宫查访。”

“下吏不知是何故搁置。”司务道,“黄大司寇肇端确曾说过要彻查的,可厥后他又打退堂鼓了。或许,背后…”

刘自强虽不全信,却也找不出马脚。在灵济宫查访两日,并未访得任何蛛丝马迹,待大计甫毕,得知高拱已回到内阁朝房,便迫不及待地参谒禀报。

刘自强一咬牙,道:“请元翁定夺,奏请皇上,著锦衣卫把徐阶拿京勘问,必可水落石出。”

“拯救义士,我已见过了。”高拱神情黯然地说。

高拱不回应,而是以定夺的语气说:“此事,不必再查了。查来查去,徒增骚动,时下要做的事太多,还是以大局为重。”

“若真是此二人,那背后必是徐阶指授!”刘自强道,“怪不得玄翁甫下野,欧阳一敬升了京堂,刚被贬职的胡应嘉竟连升七级,冒窜湖广参议之位。”

“欧阳一敬和胡应嘉?”高拱暴露骇怪的神采,“他们竟如此暴虐?”

刘自强沉吟很久,道:“明日,你陪本部堂去一趟灵济宫,先检察一下现场,再作计算。”

“呵呵,”林大春难堪一笑,他知刘自强在思疑他,早想好了说辞,“不瞒大司寇,我与欧阳一敬、胡应嘉一时友情尚可,常与之诗酒相娱,欧阳一敬一次醉酒,偶然间说漏了嘴,可我彼时千万不敢信赖的,直到二人闻新郑复相而暴卒,方确信并非醉后胡言。”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