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首相》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五章[第1页/共2页]

魏学曾一脸笑容道:“子维说的对,阻力必是不小。明里禁止好办,就怕公开里做手脚。”他苦笑一声,“再说,总不能把宦海洗濯一空吧?”

“玄翁,钱的事,时下似已不是困难。福建开海,月港已有‘天子东南银库’之称,也可拿出来济河工。”刘体乾道。

高拱道:“山东藩台王宗沐是浙江临海人,任广东参议时分守惠潮二州,对大海有认知,且学有渊源,才长经济,我意可任为漕运总督,总责胶莱河工暨随后海运事件,李御史加巡按河工御史衔,督办之,别人不得掣肘!”

“开胶莱新河,孝宗、武宗、世宗朝都有人建言,只是彼时的当国者不敢担负,”李贞元道,“今玄翁有派头,有担负,此事可成。”

高拱请急足进屋:“拿来我看。”急足忙将梁梦龙书牍并簿册一卷呈上,“喔呀,好!好!好啊!”高拱展读着,禁不住拍着书案,连连喝采。

“玄翁如此欢畅,可贵!”门外响起户部尚书刘体乾的声音,“玄翁,已是亥时了,召体乾来,是为漕运经费吧?”他一转头,见身后还跟着吏部侍郎张四维、魏学曾,另有御史李贞元,相互拱拱手,站在门口。

张四维、魏学曾点头。

高拱欢畅地问:“梁鸣泉有书来?”

“好!”魏学曾也拥戴道,“户部当向各省推行。”

写毕,交给急足,这才尽是歉意地对刘体乾几小我一笑道:“皇上不允辞免吏部事,忙得我晕头转向。”

张四维、魏学曾、李贞元也凑畴昔,四人一起仓促浏览一遍,“喔呀!”刘体乾昂首赞叹道,“这才是做事之人!”

“来来来,你们快看看,快看看!”高拱笑逐颜开,招手让刘体乾等人出去,迫不及待地把簿册递给刘体乾。

“听玄翁的。”张四维痛快地说。

今有司多袭旧套,支吾光阴;即其良者,亦不过饰虚文,奉上官为声价罢了,固无实惠及民者。执事素具精炼之才,所望先之以训迪,继之以棕核,不喜其有装点之具,而务使其有子惠之真,乃所谓一起福星也。又山东多盗,此所关不细。有司以养寇为无痕,以捕盗为多事,此弊尤所当惩。惟执事留意焉,勿使有司者得行其欺,可谓明也已矣,可谓远也已矣!

“那就是了!”高拱一敲桌子,“既然于国无益,还迟疑甚么!”

刘体乾笑道:“玄翁做事太当真,也只好累本身了。”

“我就不信这个邪!”高拱负气似的说,“只要于国无益,谁敢禁止,摘了他的乌纱帽!”

急足道:“禀玄翁,另有簿册相呈。”

高拱偶然扯别的,喝了口茶,道:“漕运困难困扰朝廷久矣,各派专家观点对峙。这些年,几派观点都实验过了,漕运困难到了无解的境地,得突破通例寻觅新路。径行海运,风险又太大,要避开成山角,就要开胶莱河。目下,这是解漕运危急的唯一体例。”他向李贞元扬了扬下颌,“李御史扼要说说。”

“甚好!”高拱脸上又现出了笑容,“再说说人的事。”

几小我不再出声,不约而同地端起茶盏,渐渐品茶。

“嗯,往岁秋防、春防,都要调本地客军去防备,本年不再征调,只这一项,可省数十万。”刘体乾答复。

“难怪玄翁欢畅,这梁抚台不袭故套、不饰虚文,踏结结实干惠及小民的事,可贵!”李贞元奉迎地说。当年他曾卖力弹劾高拱,这一年多来一向心胸忐忑,他晓得高拱赏识甚么,便借夸梁梦龙的机遇揭示他颇能体味高拱的企图。

人来,示粮徭二册,区处精密稳妥,自非别人可到。不止仆为之喜,凡见者无不叹美之。若使抚台皆如此,天下何不治?若上官徒为虚声,无益实事,小民又更何恃?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