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首相》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六章 到得陈家莫暴露身份[第1页/共2页]

“皇上,臣有本奏。”一应典仪倶已礼成,高拱出班奏道,“臣奉召至京,两月不足。耳闻目睹,闾巷非常凋敝:有素称数万之家而至于卖后代者;有房屋盈街拆毁一空者;有东躲西藏乃至散之四方,转徙沟壑者;有丧家无归,号哭于道者;有削发为僧者;有计无所出自缢投井而死者!富室不复有矣!”

恰是暮春时节,气候不冷不热。交了亥时的都城已然无有了白日的喧哗,昏昏欲睡状。几小我拐上草厂街,高拱道:“正月里初到都城,私访了两天商家,而后再无闲暇,本日到陈家,要访得陈掌柜他杀之因,一窥贸易凋敝之由,以定恤商之策。”

高拱一扬手,“哦”了一声,算是回应,持续往院子里走。

“门生料定玄翁此行,绝非单单为了祭奠。”房尧第这才恍然大悟。

皇上暴露惊奇的神采,倾身问:“先生,因何如此?”

“喔呀,那咋回事?”房尧第吃惊道。这才明白,高拱要去祭奠陈大明。可转念一想,玄翁与陈掌柜的并无厚交,何至于夤夜去祭奠他?如许想着,也不便多问,只得簇拥着高拱,往大街而去。

房尧第道:“门生倒也问了,都说钱法近些年朝廷议来议去,朝更暮改,大师都怕这些钱说不定哪天就不能用了,内心不结壮,是以干脆只要银子,不肯收钱。”

“玄翁,出了甚么事?”房尧第疾步赶上,问。

房尧第先把刺探来的陈大明之死的启事说了一遍:“陈掌柜闻得汴绣既善于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又长于山川图景,代价适中,很受都城追逐时髦者欢迎,便带人到河南开封采买汴绣,因琐事与人争论,被祥符知县谢万寿拘押,谢万寿讹诈不成,酷刑鞭挞,此中一个叫苏仲仁的伴计回京途中身亡,陈掌柜买卖未做成,又不能不对死者家眷有所补偿,网罗尽二弟家卖豆腐的钱,拿到银铺去兑换银子,银铺掌柜的却点头回绝。陈掌柜万念俱灰,投井而死。”

约莫两刻工夫,主仆一行到了陈宅。按事前所议,由房尧第进内祭奠,高拱则在院中背手低头渐渐踱步。三三两两的人在旁低声唏嘘群情着。

朝会响起窃保私语声。惊奇的目光齐齐向高拱投来。人们吃惊的是,朝廷最有权势的在朝者,在堂堂的朝会上,说出话来,却像来打官司的诉冤者。高拱不觉得意,但他晓得皇上不肯听长篇大论,他已然说的够多了,便不再细说,径直提出建言:“臣已具疏,俯请皇上特敕部院,痛厘夙弊,统统惩革,恤商资商;并请皇上特降圣谕,行钱只从民便,不准再为多议,徒乱商民耳目。”

“喔,国朝二百年矣,恤商之言倒也有之;然位居在朝而代商陈情,疾呼恤商者,玄翁乃第一人!”太常寺少卿刘奋庸也凑过来感慨说。

那人打量了一眼高拱,见他像是读书人,不肯与之多言,便吵架似地说:“贩子就是三孙子!像你们这些读书人,谁看得起贩子?朝廷里头,谁替贩子说句公道话?”

另一小我道:“这位先生问贩子有何难,鄙人就一句话:贩子之难,难在官府,只要官爷别没事谋事,贩子就不难。”

高拱不答话,坐在餐桌前,端起碗,三口两口吃了碗汤面,便起家悄悄进了寝室,和衣而卧,斜倚在叠起的被褥上,头枕双手,闭目憩息。张氏出去看了一眼,心疼不已,忙去叮咛伙房熬了碗参汤,亲身端着往寝室走,远远瞥见高福闪身出来了,斯须,高拱仓促走出寝室,边道:“叫崇楼来。”

高拱佯装没有闻声,举头阔步往文渊阁走,过会极门旁,俄然想起一件事,行动慢了下来,过了半晌,李春芳、陈以勤、张居正、赵贞吉次第走了过来,高拱喊了一声“内江”,便迎畴昔问赵贞吉:“河南祥符县知县谢万寿,科道有弹章吗?”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