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首相》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八章[第1页/共3页]

“玄翁——中玄兄——”门别传来了张居正的呼喊声。

张居正点头:“知我罪我,惟玄翁一人!哓哓之议,居合法置之度外,愿以深心奉尘刹,不予本身求好处!”

张居正楞了一下:“呵呵,玄翁信赖吗?必是存翁门客见玄翁对《嘉靖遗诏》耿耿于怀,用心漫衍的,意在诽谤。”

“是有一个义女,可多方查访,不知其下落,闻得早已遁入佛门。”张居正道,一蹙眉,“如何,玄翁识得?”

“叔大!”高拱叫了一声,泪水簌簌而下。

进得澄心洞,一眼瞥见高拱躺在病榻上,张居正快步上前,躬身见礼,旋即拉住高拱的手:“玄翁——”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不知不觉,已近一个时候,张居正道:“玄翁,居正出京,皇上命统统公文,仍要送居正审批,是以一起上也无喘气之机;况玄翁年龄已高,也不易久谈,本日就到这里吧。”

高拱挣扎着要坐起,房尧第忙上前将他托住,张居正脱手把枕头竖在他身后,高拱倚上去,手颤抖着,泪水还在簌簌流淌。张居正拿起床头摆着的手巾,为他擦拭:“玄翁一贯健朗,何故衰弱如此?”

房尧第出门一看,张居正已屏退摆布,只带两名亲随,疾步出去了,忙迎上前去见礼:“元翁,玄翁病笃不能亲迎,命门生迎迓。”

张居正忙拉住高拱的手:“玄翁,有居正在,勿忧!”

“海瑞也奔七了吧?”高拱俄然问。

高拱安抚道:“叔大,当天下之大任,繁华不能淫;处天下之大事,祸福不能动。如无不成,则能够退,能够死,能够天下非之而不顾。又如其不遇于时,则便人不知,亦嚣嚣,独善其身,豹隐不见知而不悔,盖无所往而不宜也。如此,方可称豪杰!”

高拱又掰着指头在掐算,嘴里念叨着:“徐老七十六了;李兴化、陈南充、郭安阳都六十八了;殷历下小些,快六十了。我也六十七了,都是快死的人了。”他俄然仰脸盯着张居正,问,“叔大,我模糊约约传闻,《嘉靖遗诏》是徐老召你密草的,不会吧?”

“喔?我算算,”高拱掰着指头,口中喃喃,“赵内江年过古稀,算是高寿了。”

万历六年三月下旬的一天,新郑城一大早就静了街,城墙上数十座望楼、角楼、敌台上,站满了手持剑戟的兵勇,紧盯着城表里行人的一举一动;自郑州至新郑的官道上,逻卒旁午,缇骑穿越,防备森严。巳时过半,张居正所乘大轿,在河南巡抚、藩臬二台、大梁兵巡道、巡按御史等簇拥下,向新郑城迤逦而来。

高拱暴露高傲的神情:“昔读典范,多有不敢苟同者,因仕进不便用心,莫能笔之书。归田之暇,乃埋头著作,以偿夙志。要在破冬烘拘挛之说,以明君子之道。概而言之,目今天下之势,莫说孔孟程朱,即便与太祖建国之初,早已大异其趣,必得与时俱迁,以新视野来阐释典范。比如,天理不过情面,贤人以情面为天理,而后儒以远情面、灭人欲为天理,此大谬不然者,我一一回嘴之。”

高拱没有答复,知珊娘未被残害,也就放心了。张居正刚走出澄心洞,高拱就哆颤抖嗦向枕下摸了摸,珊瑚串珠还在,他紧紧攥在手里,仿佛怕被人抢去。

这台大轿,前面是起居室,前面是寝室,两廊一边一个书僮焚香挥扇。三十二名轿夫抬着,远了望去,仪饰绘彩,灿烂白日!前后鼓吹,赫赫煊煊。兵部所遣一千多名马队前后鉴戒;蓟镇总兵戚继光所差精锐神枪手、神箭手数十人随护,兼壮行色。这阵仗,不要说布衣百姓,便是督抚藩臬,也从未见过。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