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第2页/共2页]
“子维说的好!”高拱暴露笑容,又以语重心长的口气道,“用人,是要重视言论,但不能被言论牵着脖子走。明知用这小我最合适,因为怕叽叽喳喳就缩手缩脚,何故新管理?只要出于公心,就不怕说三道四。”他一扬手,“殷正茂之任,内阁已商讨过,事出非常,不再议了。文选司草道奏疏上奏,马上就办!”文选司郎中忙起家,高拱又叮嘱道,“裁撤广东巡抚的奏疏,一并草拟。”言毕,挥挥手,“散了,办事去吧!”
世人感到惊奇,议场里传来“嗡嗡”的交头接耳声,但都不敢说话,坐在高拱右手的魏学曾迟疑半晌,道:“玄翁,殷正茂本有贪名,又因误认贼首而引咎自劾,不唯不究查,还如此超次拔擢……”他瞟了高拱一眼,见他颇不耐烦,便道,“殷正茂是干才,用他主政广东也再合适不过,调他巡抚广东嘛!”
高拱接过浏览一遍,点了点头,顺手抓起条案上安排的笔,签上名字,叮咛道:“速送会极门!”又叮嘱道,“待皇上批红,吏部即速焦炙字文凭,八百里加急送往桂林,命殷正茂不必候代,即到梧州接印,不得在梧州逗留,当以广州巡抚衙门为行台,履职戡乱!”
斯须,文选司郎中持文稿进了高拱的直房:“禀玄翁,本已拟好。”
张居正道:“岭南不靖,也有几十年了,一旦出了大事,督抚常常以招安对付朝廷;当国者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肯面对,遂成本日乱局。”
“广东巡抚,裁撤!”高拱生硬地说,“今后,总督例加粤抚兼衔。”
“李迁年过六旬,老气横秋,又水土不平,整日坐在梧州辕门里不敢出门,就让他仍回留都任职。”高拱以定夺的语气说,“升殷正茂为两广总督!”
“那、那也只好如此了。”魏学曾无法地说。
“广东巡抚之设,与两广总督叠床架屋,相互掣肘,早应裁撤!”高拱一扬手说,“而后广东不再单设巡抚,两广总督例兼广东巡抚职衔,不必拘定驻扎,但遇有盗处所,便宜剿除,候事宁之日,仍驻梧州。”言毕,抬眼看着杨博,“大司马,俞大猷久历疆场,国中名将,按臣论劾的那些事,就不必穷究了,让他出任广东总兵吧,兵部最好本日上本,以便与殷正茂同时到任,文武合力,早靖岭表。”
“看来,绥广已刻不容缓!”高拱语气果断地说。
他昂首扫视一下议场,又道,“广东旧称敷裕,现在已不成模样。虏患已弥,朝廷决意绥广,而绥广首义乃用人。本年的新科进士,要多向广东分发,广东的州县长,要轮换一遍,以进士、举人充当。”
后堂里的氛围有些难堪,张四维忙打圆场:“呵呵,殷正茂有韬略,敢任事,百年不能如之何的叛贼,一举勘平之,朝野都佩服他。朝廷以唐之任裴度者任正茂,则正茂必能以裴度之讨淮西者自任,粤贼不敷平!”
闻听“换人”两字,张居正、杨博都不说话了。两广总督李迁不唯是高拱的同年,还是他选任的,别人不宜说三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