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少年求学 第〇四六章 梦中初试云雨事[第1页/共2页]
“你在门外好久了么?”夏承炫揖开门,见梅远尘背身站在内里,不由惊问道。
“这些日,有劳三位主理国事,端木玉在此谢过!”待他们坐定,端木玉微微躬身说道。他即位已半月,当前政事却仍由端木恪和胥潜梦暂理,倒把二人忙得瘦了一圈。
“厥国答复大计,端木玉不敢或忘,理政谋事便始于现在。”端木玉正色点了点头,清声回道。
... ...
“哦,另一个呢?莫不是大华武林妙手中另有我们的人?”虞凌逸奇闻道。
虞凌逸回道:“臣晓得,那是现当代上最大的杀手堂。”
“这么多人?”端木恪惊奇道。他原觉得,有百十个就不错了,没想到竟另有一千多人,实在大大出乎他的预感。
然,在他与胥潜梦的统理下,厥海内政腐败、国库日渐充盈,为厥国北伐大业奠定了根本。这也是他多年一向深受端木澜重用的一个启事。
“皇上,你有天赋之资,策画、见地实在当世少有。臣自问有些才学,可担守土之责。然,厥国欲昌隆开疆,则非你不能为,望你早日抖擞起来,躬身理政,谋国大事!”端木恪沉声道。他虽不喜这个侄儿,却一贯极承认其才。
他是端木玉武学授业之师,二人豪情甚笃。然,自从端木澜遇刺身亡,他自发是戴罪之身,人前人后都多了几分拘束,倒显得生分了很多。
这当中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端木玉一脸庄严,摇了点头,正色道:“非也,除了张遂光,另一人便是你了。”
“是。”胥潜梦躬身领命,微微理了理眉目,乃谓端木恪、虞凌逸道,“十年前,先皇将计华大业全权交给了皇上。当时,皇上找到我,欲让我筹建一只谍报军,暗藏到大华去汇集资情,以知敌于战先,如眼之视千里远。我参军中连续挑了两千人,前后派去了大华各地。而后的十年中,他们有的遁入江湖,有的暗藏在高官富贾之家,期间,已不知传来了多少动静。”他顿了顿,又道,“当然,他们中有的投敌叛变,有的被抓获正法,有的早已不知下落,现下仍在替朝廷做事的只要一千二百余人,他们都是我们在大华的眼线。”
端木恪、虞凌逸对望一眼,皆是满脸的不成思议。
听了他的话,端木恪、胥潜梦、虞凌逸三人也不客气,各寻了一个铺垫盘腿坐下。
... ...
父皇驾崩、本身即位已是铁普通的究竟,徒思已然无益。他的心智虽远超凡人,然,嫡亲拜别却还是让贰心伤怠倦,这十几日下来,人已蕉萃了很多,少了往昔丰润的神韵。
“夏牧炎,你竟然藏得这般深,的确是深谙政争之道。”夏承炫趴在书案上,切齿冷哼道,“但你害死我父王,便必定了决不得善终!我必然穷经心力,誓将你碎尸万段!”
端木玉听他二人说完,悄悄点了点头,再看向胥潜梦,轻笑道:“胥先生,‘千里眼’多亏有你,此时,正可派上大用处!”
“不错!”端木恪笑意渐盛,“与大华一战,虽说力求速战持久,但也绝非一朝一夕可成事。多备一天的赋税,多练习一天兵马,我们便多一份胜算。厥国根柢比不得大华,一旦开战,只能胜,不能败。”他施政求稳,甚么都是循序渐进,倒有点急事缓办的意味。
对座三人听及此,脸上皆大有忧色。
问过夏承炫的小厮阿来,梅远尘才知他去了寄父的书房。思人睹物,乃常情面之所系。
与大华分歧,厥国不重仪礼,君主也向来不擅权。虽如此,厥国三百二十几年间却鲜有夺权篡位之事产生。不但端木玉的其他兄弟不与他争储,历朝历代多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