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明法品第十八[第3页/共6页]
“佛子,有十种法,令诸菩萨速入诸地。多么为十?一者、善巧美满福、智二行;二者、能大寂静波罗蜜道;三者、聪明显达,不随他语;四者、承事善友,恒不舍离;五者、常行精进,无有懒惰;六者、善能安住如来神力;七者、修诸善根,不生倦怠;八者、深心利智,以大乘法而自寂静;九者、于地地法门,心无所住;十者、与三世佛善根便利同一体性。佛子,此十种法,令诸菩萨速入诸地。
菩萨为他演说法,不舍本身诸度行,波罗蜜道既已成,常于有海济群生。
时,法慧菩萨说此颂已,如来欢乐,大众推行。
“菩萨得是十种藏已,福德具足,聪明清净;于诸众生,随其所应而为说法。佛子,菩萨云何于诸众生,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所谓:知其所作,知其人缘,知其心行,知其欲乐。贪欲多者,为说不净;瞋恚多者,为说大慈;愚痴多者,教勤察看;三毒等者,为说成绩胜智法门;乐存亡者,为说三苦;若著处所,说处空寂;心懒惰者,说大精进;怀我慢者,说法划一;多谄诳者,为说菩萨;其心质直、乐沉寂者,广为说法,令其成绩。菩萨如是随其所应而为说法。为说法时,文相连属,义无舛谬;观法前后,以智别离;是非核定,不违法印;次第建立无边行门,令诸众生断统统疑;善知诸根,入如来教;证实在际,知法划一;断诸法爱,除统统执;常念诸佛,心无暂舍;了知音声,体性划一;于诸言说,心无所著;巧说比方,无相违背,悉令得悟统统诸佛随应普现划一智身。
菩萨所修众善行,普为成绩诸群生,令其破暗灭烦恼,降伏魔军成正觉。
如有菩萨初发心,成绩福德聪明乘,入离生位超人间,普获正等菩提法。
尔时,精进慧菩萨欲重宣其义而说颂言:
念欲坚毅自勤励,于世无依无退怯,以无诤行入深法,十方诸佛皆欢乐。
佛欢乐已坚精进,修行福智助道法,入于诸地净众行,满足如来所说愿。
日夜勤修无懈倦,令三宝种不竭绝,所行统统白净法,悉以回向如来地。
所行清净愿皆满,及得泛博聪明藏,常能说法度众生,而心无依无所著。
“佛子,菩萨具足如是聪明,令三宝种永不竭绝。以是者何?菩萨摩诃萨教诸众生发菩提心,是故能令佛种不竭;常为众生开阐法藏,是故能令法种不竭;善持教法,无所乖违,是故能令僧种不竭。复次,悉能奖饰统统大愿,是故能令佛种不竭;别离演说人缘之门,是故能令法种不竭;常勤修习六和敬法,是故能令僧种不竭。复次,于众生田中下佛种子,是故能令佛种不竭;护持正法,不吝身命,是故能令法种不竭;统理大众,无有倦怠,是故能令僧种不竭。复次,于去、来、今佛所说之法、所制之戒,皆悉奉持,心不舍离,是故能令佛、法、僧种永不竭绝。菩萨如是绍隆三宝,统统所行无有不对,随有所作,皆以回向统统智门,是故三业皆无缺点。无缺点故,所作众善,所行诸行,教养众生,随应说法,乃至一念,无有错谬,皆与便利聪明呼应,悉以向于统统智智,无空过者。
“菩萨如是修习善法,念念具足十种寂静。何者为十?所谓:身寂静,随诸众生所应调伏而为示现故;语寂静,断统统疑,皆令欢乐故;心寂静,于一念中入诸三昧故;佛刹寂静,统统清净,离诸烦恼故;光亮寂静,放无边光普照众生故;众会寂静,普摄众会,皆令欢乐故;神通寂静,随众生心,安闲示现故;正教寂静,能摄统统聪明人故;涅槃地寂静,于一处成道,周遍十方悉无余故;巧说寂静,到处、随时、随其根器为说法故。菩萨成绩如是寂静,于念念中,身、语、意业皆无空过,悉以回向统统智门。如有众生见此菩萨,当知亦复无空过者,以必当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若闻名,若扶养,若同住,若忆念,若随削发,若闻说法,若随喜善根,若遥生崇敬,乃至称扬、赞叹名字,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子,比方有药,名为善见,众生见者,众毒悉除;菩萨如是成绩此法,众生若见,诸烦恼毒皆得除灭,善法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