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第63章 、寻辽记(上)[第2页/共4页]
当天祚帝弃军出走之时,曾经下诏号令宰相张琳、李处温与秦晋国王耶律淳留守南京(辽国南京,即燕京)。至是,因连续数日动静不至,讹传天子已驾崩,李处温便与南京都统萧干、辽兴军节度使耶律大石等同谋,立耶律淳为帝,占有燕云各州及上京、中京、辽西等地,史称这一短折政权为“北辽”。
是以,待到西辽被蒙古铁骑毁灭以后,契丹作为一个民族,也永久地消逝在了汗青长河当中。
“……你们说,想要护送天祚帝的尸首回到故国安葬?”听了一名契丹首级的诉说以后,郭京的神采不由得有些古怪,话语中也带上了几丝猜疑,“……众所周知,契丹业已亡国,昔日辽国的国土,皆已为女真人所夺。除非你们本身设法在塞北打下一块地盘,不然哪来另有甚么故国可言?”
“……都已经农历仲春了,竟然还是一片冰天雪地……这就是让草原游牧民闻之色变的‘白灾’吗?”
如果是在承闰年代,他或许只会成为一名善于诗词的文人。但是,辽国崩塌的动乱乱世,却硬是把他培养了最后的契丹豪杰,其军事才气向来为人称道――固然屡遭失利,但均能长于掌控机会,随败随起。先率一城哀兵破十万宋军于燕京,后领数百铁骑开万里国土于中亚,将耶律氏的鼎祚又连绵了近百年。
虽说我契丹一族现在甚是得志,但毕竟曾制霸塞北二百年。凡苦于女真残暴之人,无不以答复大辽为己任。如若宋国欲剿除女真,必定有效得上我等之处。别的,若我契丹得以扫平女真,规复鼎祚,那么不管是重新分别两国疆界,还是让契丹降为外藩,今后称臣于大宋,我契丹一族皆可承诺……”
另一边,耶律大石在分开天祚帝以后,北上超出戈壁,行至可敦城,驻军于北庭都护府,领受了辽国最后的一片国土,同时调集威武、崇德、会蕃、新、大林、紫河、驼等七州以及大黄室韦、敌剌、王纪剌、茶赤剌、也喜、鼻古德、尼剌、达剌乖、达密里、密儿纪、合主、乌古里、阻卜、普速完、唐古、忽母思、奚的、纠而毕十八部王之众,晓谕他们说:“我祖宗历经艰巨创下大业,经历了九代二百年。金人作为臣属,逼迫我国度,残杀我百姓,搏斗毁灭我城邑,使我们的天祚天子陛下避祸于外,想到这些我日夜都痛心疾首。我现在仗义西行,想借助众蕃部的力量,打扫我们的仇敌,规复我国的国土边境。你们世人当中也有顾念怜惜我们国度,忧愁我们的社稷,考虑着共同救出君父,济助生民于磨难当中的人吗?”
天上铅灰色的阴云层层堆压,北风在郊野中扯起阵阵吼怒。
“……大石林牙……耶律大石?!”半响以后,郭京才恍然大悟,“……我如何忘了这个家伙!”
第四十二章、寻辽记(上)
但在这不到两万名仆从内里,倒是稠浊了宋人、辽东汉人、渤海人、契丹人、高美人、奚族人、蒙前人等等十几个族群。之前大师带着满腔的肝火和悲忿,一门心机向着女真人报仇雪耻,倒还能同心合力。但是比及女真人被打倒,会宁城被付之一炬,多年积怨得以一朝宣泄以后,就各有各的主张了:
如果说,在金兵南下,中原沦丧的动乱乱世当中,宋朝虽有极尽屈辱的靖康之耻,以及秦桧如许的千古奸臣,但也有岳飞、韩世忠等一系列千古流芳的民族豪杰的话。那么在女真灭辽的过程当中,蝇营轻易、内哄纷争的契丹阵营内,独一值得赞誉的契丹豪杰,就只要这位耶律大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