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春妆》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216章 修竹[第2页/共2页]

便在他语声当中,道袍男人微阖了眼,广大的袍袖于竹风下悄悄闲逛,似是闭目养神,也不知闻声没有。

这小寺人,是专门去程家颁旨的。

二人进院时,便见那修竹之下,正立着其中年男人。

院子不大,拢共也就两进,除两边抄手游廊漆色尚新,庭户却显得非常老旧,院中亦只两竿修竹、一架春藤,再无别的花木。

“温公亦有此言。”方姓男人接语道,面上竟浮起一个苦笑:“梦祯先生还说,只要此子情愿,随时可拜入其门下。”

道袍男人淡笑地问:“是你家大人遣你来的?”

而即便如此,于程家而言,这亦是泼天的繁华,那小寺人宣旨时,程家父子很整齐地同时抽了畴昔,还是徐玠掐人中给掐醒的。

他被封为“清闲伯”。

看起来,徐五郎虽未曾插手乡试,亦无由入仕,然此篇一出,倒是将那些招考的学子都给盖了畴昔,竟引来温梦祯先生青睐。

因而,便有那徐家最会读书的五爷,想出了这么个吃法,以铁筒架炉,火烤食之,一经面市,立时便成了最时髦的吃食。

方姓男人温言伸谢,顺手将个油纸包递了畴昔:“才出炉的烤红薯,小哥儿辛苦。”

他转眸望向对座之人,笑道:“此篇《好学近乎知》,可比那解元之文,强了百倍不止。”

未几时,他又返转返来,拉开门道:“老爷请您出来。”

当然,不是红药。

这红薯传闻是外邦之物,大齐本地倒是没有的,也算罕物。只此物虽少有,莳植的体例却似是很简朴,京郊东平郡王府的庄子上便种了好些,且收成极好。

将人引至此处,那小厮便退下了,方姓男人遂上前见礼:“大人安好。”

语毕,晃了晃手中拿着的一页薄纸:“卿为此子而来?”

方姓男人见状,忙停下话头,垂首坐着,神情极其恭谨。

不过,在徐玠的干预下,这一份出息,便落在了年仅六岁的程良身上。

小厮也未曾多看,说了句“您稍候”,便又将门阖拢,踢踢踏踏地去里头传信去了。

换言之,程良一死,程家便仍旧回归百姓。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