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春妆》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216章 修竹[第1页/共2页]

柳娘子医术超绝,令后宫终究不再一片荒凉,如此大功,自当重赏,陛下便想赏程家一个出息。

忽忽仲秋已过,玉都城中,银杏流金、桂子飘香,有那富朱紫家,已然吃上了新上市的螃蟹。而那些并不敷裕的人家,本年亦时髦起一样新奇吃食——烤红薯。

这小寺人,是专门去程家颁旨的。

语毕,晃了晃手中拿着的一页薄纸:“卿为此子而来?”

此时他便又道:“先生也知,本年这位解元,乃是我家大人极看好的,来岁两试,他的名次亦不会错,且此子家世亦不凡,若能将其背后的力量拉过来,则于大事无益。”

许是院中人正歇午,他连敲了好几次,那院门方被个总角小厮拉开。

便在他语声当中,道袍男人微阖了眼,广大的袍袖于竹风下悄悄闲逛,似是闭目养神,也不知闻声没有。

《好学近乎知》,便是本年乡试之题,而在这道袍男人看来,徐玠此篇,倒是比本年的案首更加超卓。

此事在坊间非常颤动,然奇特的是,不出几日,动静却又被压了下去,也不知是如何回事。

“我亦不明啊。”道袍男人悠然隧道,视野投注于那纸页之上,面上浮起多少赞美,低声道:“夫所谓智者,是其识之甚明,而无所不知者也。夫其识之甚明,而无所不知者,不成以多得也。(注)”

徐玠便再有手腕,亦断无让红药扮作寺人、再堂而皇之带上府中马车之能。

而即便如此,于程家而言,这亦是泼天的繁华,那小寺人宣旨时,程家父子很整齐地同时抽了畴昔,还是徐玠掐人中给掐醒的。

将人引至此处,那小厮便退下了,方姓男人遂上前见礼:“大人安好。”

院子不大,拢共也就两进,除两边抄手游廊漆色尚新,庭户却显得非常老旧,院中亦只两竿修竹、一架春藤,再无别的花木。

提及来,这清闲伯亦只是个虚爵,除每年定规之米粮银钱外,既无实权,亦不得荫封。

也正因如此,方姓男人才会领上峰之命,登门拜访。

柳娘子因是其生母,便也呼应地得了个诰命。

看起来,徐五郎虽未曾插手乡试,亦无由入仕,然此篇一出,倒是将那些招考的学子都给盖了畴昔,竟引来温梦祯先生青睐。

“您找谁?”那小厮似是才睡醒,揉着眼睛问道。

温梦祯,本朝大儒,虽未曾退隐,士林中之申明倒是极佳,其弟子多入翰林院,前程不成限量。

不过,在徐玠的干预下,这一份出息,便落在了年仅六岁的程良身上。

方姓男人见状,忙停下话头,垂首坐着,神情极其恭谨。

他转眸望向对座之人,笑道:“此篇《好学近乎知》,可比那解元之文,强了百倍不止。”

这红薯传闻是外邦之物,大齐本地倒是没有的,也算罕物。只此物虽少有,莳植的体例却似是很简朴,京郊东平郡王府的庄子上便种了好些,且收成极好。

“一篇文章罢了,你家大人未免过于着紧了些。”道袍男人笑容还是,表示来人坐下,又亲手替他斟茶。

“温公亦有此言。”方姓男人接语道,面上竟浮起一个苦笑:“梦祯先生还说,只要此子情愿,随时可拜入其门下。”

小厮也未曾多看,说了句“您稍候”,便又将门阖拢,踢踢踏踏地去里头传信去了。

固然这东西不算便宜,却也不及螃蟹价高,且烤熟以后,自有一股苦涩,而更紧急的是,这红薯极好种,几近是一种即活,很快便引得周遭行省效仿,不出两年,辽北饥荒竟因之得解,此是后话,临时不表。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