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青城天下幽[第1页/共3页]
来了。杨无端心头畅亮,脸上却恰到好处地暴露一点点,就那么一点点惑然之色。
下方的楹联出乎料想,竟然是丁新语所书,他那笔仙姿妙逸的行楷更偏行书一些,写在此等尘凡中的神仙居,倒也相得益彰。
杨无端循着小道僮的足迹谨慎翼翼地亦步亦趋,她想起杨瓒书房门口被刘廷玑踏出一个青苔坑的台阶,杨瓒也曾在宗阳书院就学,杨府的下人传说,那级石阶还是他派人千里迢迢运至北郢,为了依托思念之情。
是啊,杨无端想,如果她曾在如许的好处所度过少年光阴,她也会终其平生魂萦梦牵。
晓钟历历,暮磬泠泠,细观个里构造,凡处境不过梦境;岚气重重,云身乙乙,饱看天然丹青,不学仙也是真仙。
杨无端远远瞥见一名布衣的中年人站在幽深的古木荫中,身后是垂手躬立的康桥,微微一笑,脚下加快了速率。
据湛州府青城县的县志记录,青城山上共有一百二十二座道观,此中大半为前朝所建。特别是嘉靖年间。这位自称“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玄真君、九天弘教普济生灵掌阴阳功过大道思仁紫极仙翁一阳真人元虚玄应野蛮伏魔忠孝帝君、天上大罗天仙紫极长生圣智昭灵统元证应玉虚总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好喘)的道君天子痴迷玄门,而“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终嘉靖一朝,玄门受益匪浅。
“杨公子。”
那位希夷善应真君和两幅楹是真的有,不过青城山三个字不是他写的,楹联也不是丁新语写的。杨无端是本身心中有鬼,以是看着人家像在讽刺。
宗阳书院的山长邢灿,字韬冲,本是承乾年间的举人,考取举人后再偶然进学,拜入宗阳书院当时的山长钟惺门下。钟惺病逝后,他便被选为继任。
杨无端昂首看火线一道朱墙,红色已被雨水浸泡得寡淡,但满山皆绿中蓦地见到朱红,还是令她面前一亮。
――佚名题青城山前山建福宫丈人殿
她和邢灿施礼厮见结束,康桥也走上前来,撩起袍角跪地磕了个头,哽咽着道:“弟子拜见徒弟。”
邢灿先拱手作揖道:“杨五魁名动天下,门生久仰了。”
她回了一礼,笑道:“邢山长莫要折煞门生,门生不过空有几分运气,谈到学问之道,哪及得上山长。”
牌坊上题着“青城山”三个字,据传是前明时一名得道飞升的“希夷善应真君”留下的墨宝。杨无端见他一笔颜书气势澎湃,又透出几分古拙,不管成仙之事是真是假,此君心胸六合,确是一名真正的修行中人。
宗阳书院坐落于青城山麓,当然,此青城山非彼青城山。
仿佛连天接地的巍巍雄峰挡住了太阳,杨无端放下遮在眼眉之上的手掌,闭了闭眼,视网膜内那块圆圆的亮斑残留了好久。
杨无端寂然受了他这一礼,并不急着叫起,而是看向邢灿道:“细思来,我这痴顽的徒儿入宗阳书院就学也已一年不足,多承山长教诲,门生感激不尽。”
曲径幽居神道迹;高山便是白云乡。
间隔另有丈余,那小羽士先走到,向邢灿行了个礼,便径直走到那株古木背后不见了。若不是杨无端与他同业一起没发明半点非常,这时真要思疑他是甚么树精之类的。
杨无端浅笑点头。公然人年青的时候都不免很傻很天真。
她又拱了拱手,康桥也跟着转向邢灿,又磕了个头。
“晓钟历历,暮磬泠泠,细观个里构造,凡处境不过梦境;岚气重重,云身乙乙,饱看天然丹青,不学仙也是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