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丝丝弄碧[第2页/共2页]
当然,他就算不在朝中,仍然稳稳地固执新党的盟主,虽说旧党占有了朝中大半的话语权,却也没法忽视皋牢着大部分中小官员的新党。并且即便旧党撕破脸皮想要痛打落水狗,将均衡之术玩儿得入迷入化的天子陛下也不肯。
丁新语打头走进亭里,四名锦衣卫散开来守处亭角,另两名约莫真是丁新语的仆人,麻溜儿地扫净了石桌石凳,安设好垫子服侍他坐下来。
京官临行前有人送别亦是常事,以是四名锦衣卫并没有禁止,相反,四人悄没声气地退到一侧,留给他们师生叙话的空间。
丁新语此次离京,统统人都晓得是新旧两党又一次党争到白刃相加的成果。启事恰是天子陛下命丁新语伶仃一人主考戊庚科会试,自科举轨制出世以来这是从未有过的殊荣,亦是粉碎端方的异举。
杨无端手内心不知怎地攥着一片杨树叶子,明晃晃的阳光照在条石铺成的大道上,这时分行人并未几,以是她看畴昔,一眼便瞥见了李因笃先看到的一行人。
杨无端半躬着腰听着脚步声越来越近,下垂的视野里呈现一双云履。比起杨瓒的洁癖,丁新语几近算得上不修面貌,鞋子和衣摆上灰尘泥点甚么都有。但此人的气质偏于华贵流丽,穿戴官袍的时候还能收束住,只要换了常服,一举手一投足都是俶傥不羁,普通人看着他的时候自惭形秽都来不及,哪有空重视这些。
丁新语换下了绯红的五品官袍,披着一件玄色对襟长衣,走近一点看,倒是深得像玄色的紫袍。他没有绾发,乌黑得几近没有反光的头发就这么垂到腰际,只在额头上勒了条玉带,衬得俊美的面貌愈发清华,一双长眉下浓睫半掩,傲视间却像有星光闪动。
杨无端当初读到这条任命,怔忡半晌今后失声大笑,要不说女人都是天生的政治家呢,文官政治便是这么阴藐小意,雷声大雨点小,闹到最后竟然能得出这么一个旧党和新党都对劲的“共赢”局面,真是比讽刺笑剧更可乐。
这群人闲事不干,来回扯皮了几个月,总算得出一个两边都能接管的措置决定:丁新语由正五品升至从四品,离京出任梧州知府。
“门生拜见教员。”
写得是“丝丝弄碧”四个字,落款“晶宫道人”。
一开口没句好话,杨无端与李因笃直起腰来相视苦笑,李因笃不擅言辞,支支吾吾地说不出甚么,见丁新语面露不耐,杨无端只得厚着脸皮陪笑道:“教员冤枉我们了,传闻教员要走,在京的诸位同年全都约好了来送行。只是这时分他们官身不由己,我们两个二愣子闲人先到,不巧就被您逮着了……”
何况,科举测验的同年和座师是商定俗成的好处共同体,他们这些身上盖了新党戳子的戊庚科进士,就算想要改投旧党门下,人家也不敢收啊。做人最忌三心两意,既然上了这条船,只能横下一条心顺风顺风驶到港。
------题外话------
因为他是真正的天之宠儿,端朝最惊才绝艳的状元郎,科举史上独一一名伶仃主考会试的翰林院侍讲,改革党实际意义上的魁首……遵循考场的陈腐端方,戊庚科尚存的三百九十八名进士都该尊称他一声“教员”。
李因笃和杨无端所处的恰是通向船埠那条必经之道的转角,这并非刚巧,而是全部戊庚科留京的进士们事前约好了,一起到这里等着送别本日离京的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