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家常菜[第2页/共2页]
待瓦罐里的净水煮沸,厨师就将雄河蚌敲开,用钩子勾住河蚌的蚌肉边沿,让它展开对着瓦罐,河蚌隔沸水约莫一寸间隔。瓦罐里的热气冲上来,河蚌烫得难受,便会有涎水滴出。
这味道,鲜腻到极致,底子用不着咀嚼,只舌头悄悄一抿,这豆腐就滑下了肚。食管里留下一种清冷的感受,
庞煖看到饭食如此简朴,心想这个王家父子莫非要来演一手清官?
“三位将军,请退席吧。”
那盘瓜籽仁细心一看,本来是熘得红红的圆型薄肉片儿,上面撒了些翡翠葱花,模样非常都雅。
第一盘菜上来就让世人胃口大开。
屋内陈列清一色的黄梨木制作,屋内东墙下立着敞门的四角镶铜的大酒柜,下两层放着四只可盛三斤酒的沉香木酒壶。上层摆着一排象牙、犀角、白玉、金银等质地的酒杯。
“这么一份汤,满是雄河蚌的命汁儿?”
听王健一说,三人面面相觑,这一盘菜吃掉,即是吃掉一支百人队兵士的一年军饷。
“这肉片儿这么小巧,的确像瓜籽仁。”苏烈挑着吃了一口,不免惊呼道,“这是甚么肉?这么滑爽!”
“大抵两千多条吧。”
“这位是【古之恶来】庞煖将军吗?将军在洛阳公车署倒拔垂杨柳的事迹,小子常听家父提及。小子敬将军一杯!”王健奇妙的帮父亲把疏漏补上。
王子明大嚼了一口,也奖饰道:“这味道!太好吃了!”
庞煖和王子明对于这类酒菜,较着感到不安闲。幸亏,苏烈大叔非常怡然得意,这位做土木工程项目发财的酒场妙手,他轻松应对王匡父子,觥筹交叉间,氛围逐步热烈起来。
王匡的儿子王健端着酒杯迎上来。他一身文弱墨客模样,拿着一把象牙做成的扇子,看上去风采翩翩。
须知这涎水是河蚌的命汁儿,若不是遇热扳命,这涎水是决计滴不出来的。如此折腾不了几下,雄河蚌就会气味奄奄,此时它的命汁儿也所剩无几了。
“本日王某真是三生有幸,能够见到洛阳城【西园八校尉】。”王匡声音宏亮,眉宇炯炯有神,穿戴身绿色细鳞铠甲,美满是武人的打扮。
这桌家常菜,有点也不家常啊。
“云雀的舌头:”王健笑着回道。
究竟证明,庞煖想多了。
王子明喝茶以后,神采一向赤红,他问道:“这是甚么?瓜籽仁?”
庞煖看着这一盘鲤鱼。
这菜叫雪龙须,采自西域昆仑山的千仞雪壁之上。以每年十月采撷为好。这雪龙须有一个特性,就是任何时候都保持碧绿的色彩。
菜还没开吃,已经三杯酒下肚。
“那这盘豆腐要多少条小鲤鱼的脑髓才做得出来?”
“这是用雄河蚌制作的,”王健眯眼儿瞧着薄胎海碗,说道,“这道汤用料固然浅显,但做工却很特别,先把一只瓦罐支在明火炉上,里头放的是净水。瓦罐顶上有一根绳索垂下来,下端安一只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