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明心[第2页/共2页]
陈剑臣已非吴下阿蒙,对于走不了科举之路的这个题目再不像之前那般忧心忡忡,在他的面前,天下要远比设想中开阔,门路也要多得很。而比及机遇成熟,他更会把《三立真章》里的大旨经义一一陈述出来,写成文章,广发天下。
这一点,陈剑臣早洞悉清楚,他如何还能入此彀中?并且,读这些所谓的圣贤书,对于修炼正气有利反有害,反而会影响本心动机的独立性。
大抵如此。
这一认,就即是把他得自于《三立真章》的信心全数推倒了。
好人常常没有好报,本源不在于仁慈,而在于没有护身立命的手腕!
看来,想通过学八股文考科举的门路是不能走的了。
是非盘曲,本就是一笔胡涂账,如何算都算不清,公说私有理,婆说婆有理,分歧的身份态度,就有分歧的说法。到头来,还是得看谁的气力更强。所谓秀才碰到兵,有理说不清。任你三寸不烂之舌能说出一朵花来,人家一刀就把你砍了;任你自发得正气凛然,至公忘我,人家还是一刀,也能把你砍了。
当然,现阶段是不成能的,他还没有阿谁分量和根底,冒然立言的话,很快就会被人丁诛笔伐,乃至被朝廷论以“异端学说”的罪名,直接正法。
正气!
这话说得标致,但如果在危难时候还要重视这些繁文缛节,那么就是自取灭亡了。
鬼神有道,儒亦有道。在信心态度上,二者存在根赋性的对峙。
读书人不敬鬼神,本身就无可厚非,让读书人去大兴古刹,求神拜佛反而显得荒诞。更何况阴神不请自来,突入他梦中,本就属于一种侵犯,轻则会遭到惊吓,重则灵魂受损,如此景象,要陈剑臣对地盘阴神客气那可真是贻笑风雅,不知所谓了。若换了另一个平常的墨客,只怕就得跪地告饶,任由对方措置了。
但是,只要陈剑臣本身把《三立真章》完整吃通透了,了解把握了,阿谁机遇,就必然会呈现的。
一念之间,陈剑臣终究感遭到了正气的存在,它已经呈现在本身的身上,固然感受非常微小,不过丝缕寸毫,但已是一种非常大的冲破。
坐在暮气沉沉、一潭死水般的讲堂上,陈剑臣动机豁然通达,就此明心,顿感觉泥丸宫中一阵闲逛,那处本是灰蒙蒙的天下有一片光芒激射,此中忽而飞出一大篇笔墨,吊挂于虚空当中,恰是《三立真章》全文,字字斗大,龙飞凤舞,超脱非常。
……
但在此过程中,熟谙不当的话,人常常会误入歧途,修心养性会涵养成一个书白痴,博览群书则会装了满脑袋的教条主义,而或,其他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为了帽子正不正的题目而丧失自家性命,这就是君子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