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穿到古代当名士》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75|第 75 章[第1页/共3页]

……是了,这份考卷非止经学合他之意,文风更合了曾副考之意。两个主考都中意一份卷子,还谈甚么偏疼不偏疼?

细细比较这几篇文章,固然内容各有分歧,但其行文格局, 的确是有必但是法的!

众考官拼着赶着,半个月间便判完了天下举子的考卷,此时都累得身心俱疲,张大人这打趣的话听着倒让人提神。

固然张次辅自家文风平和, 常日看文章也略方向清简纯雅的, 但是看过这四篇极合情意的《春秋》文后,再看他别的文章也不由带了点偏疼。

便有一名读卷官回声说道:“他不就是福建省的解元?我传闻福建本年的解元是北直隶出身,还想看看他,只是一向不得工夫,却不想他这一场考中会元了!”

张瑛取了这两份卷子,翻开开首两页,便不由得笑了起来——俱是词腴理畅、气格浑雄之作,和曾侍读自家的文风类似。

曾副考只顾着本身入迷,堂下官吏已经报完了宋时的名字、籍贯,提调官亲身填到了大榜上。三位取中他的房考官也有一刹时失落,但旋即又冲动了起来——北方可贵出会元,北直隶更是建国百余年来才出了这第一名会元,而这会员竟是在他们手里取中的!

桓侍郎强撑起萧洒慈爱的架子,笑道:“后辈后辈们有出息,恰是我们这些年老之人的心愿。诸位贤兄家中后辈皆是才德俱优之人,小儿这弟子虽误中两元,还未知将来如何呢。”

曾棨笑道:“下官晓得的。这《春秋》题非下官所长,玉笥公断过的必定公允,我便跳过不看了,先看看他的策问。”

曾侍读官职后固然没加个“学士”二字,也是能参与天子经筵的人,看文看人都极有眼力:

曾侍读笑而不语,拿出笔来蘸了蓝颜料,在三位考官的判词旁写下一句恰与主考张瑛情意相投的判词:“可觉得式。”

张次辅笑了笑,接太小刀,拆开了考卷卷头的弥封——

吕首辅回声答道:“恰是这个宋时!”

此文可觉得天下式。

公然考官看文都不免有所偏疼,他也不必决计压抑心中爱好——

刚想到这里,便听曾棨“噫”了一声:“还是玉笥公选的好卷子,如何有如许词华气茂、宏伟奇隽的文章!这篇比我得的这两篇更觉有馀味,我看竟不必再挑了!”

吕首辅爱重四辅家出身的桓弟子,想起这些年他收着的,带宋时大名,涓滴不怜惜歌颂推许的函件,也替他和他祖父欢畅,转头拱手:“倒是要恭喜复斋兄了,公子这位高弟连中两元,亦是你这师长门楣之光啊!”

畴前中状元的考生虽都有文章在京里传播,也有很多考官认得此人,却哪儿有像这位的名声这么清脆的?宋版书、福建讲学大会,另有暗射了他身份的时新诸宫调套曲《白毛仙姑传》……

张瑛拿着那四道《春秋》题几次品读, 越看越感觉这门生读书读得深彻。不提与他对《春秋》了解不异之处,前面四扇八比开阖群情中, 常常究查史料细节以左证己说:

慢着!

他之前看首场答卷时夸得用力,看背面时竟半晌不说话,张大人还觉得前面两场答得平淡,不由问道:“西墅现在将这考卷重新看过了,又觉着如何?”

从破题、承题、原题、起讲……前几段散文写得体气纵横,看似随心所欲,实则层次清楚,每篇几近都是两句破题、三句承题、两句原题、三五句起讲。前面四扇八比更是对得工稳松散、是非合宜,提二比、中二比、过接、后二比、束二小比与最后大结更是层层递进,清楚有致。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