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大同[第1页/共2页]
“那好吧,明日起你们就跟着杨家夫人进杨府去小住几日,万事本身把稳些,徐嘉会留下来陪你们,我一到太原。马上遣人来接你们。”
清沅叹口气,“你等下出府去,买些县里风味独具的小吃来,我传闻莜面栲栳,便很驰名……”
大同城北阵势开阔,贫乏天然樊篱,而长城年久失修,一旦有寇来犯,等闲便能直抵城下,是以御史大人便想效仿宣府,在城北九十里外构筑红寺儿、胪圈、窑山墩、水绝顶、沙河等五个堡城,以作防备。
而此处兵卒又多,到处要银钱,财务本就捉襟见肘,官府拖欠边军将士月粮和月银,早就司空见惯,而御史又要招募新丁,构筑堡城,部下的参将督工又极其严苛,眼里半点容不得沙,堡城构筑完成期近,而军中早已牢骚横生。
一小我罢了,也不是长的三头六臂。清沅却猎奇另一件事,“如许身份的人,为何要来这里?”
忘忧给清雪使了个眼色,笑着下去了。
杨家太太并没有做稍多的逗留,她与魏氏也是淡淡的,只略略说了些话就归去了,言道府上很多事情还没有筹办,仿佛真的只是来送几朵素色的绢花。
虽说繁忙了几日,清雪却也一向被清沅看着坐在屋里,不准踏出府去。她有些不快,成日嘟着嘴。
“你到底还小……我实在……”
忘忧与清雪偷偷互换了个眼神,仿佛皆在控告,清沅现在可真够凶的。
“嬢嬢,不若您先赶往太原府吧……二伯父那边,老是您亲身去才气妥当些。”
县令常大人多次向御史汇报环境,多不被御史采取,县令只好来劝说这些富户,三不五时就散些银钱,布些粥米,想着城内军士的家眷们都安设安妥些,他们心中牢骚也少些。
杨家也算是大同县里数一数二的富户,而这个月已开了三次粥棚。
跟着“大诚号”的车队,脚程起码能够快一半。魏氏担忧阮铉,也顾不得甚么礼节了,便叫下人备了礼去给刘掌柜。点头定下此事。
魏氏用眼神制止她,“就这么定了。”
清沅刚想开口回绝。如许的老仆,她是用不顺手的。
在这个当口,别说魏氏不在,就是在,阮清沅也是千万不敢带清雪随便上街的。
去杨府里小住了两日,并没有设想中的难过。杨氏族人大多迁离了大同,只要三老太爷一家人还留在此处,三老太爷过世后,一向由他看顾的祠堂约莫也会迁走,毕竟大同这里,并不算安宁。
这里不比都城里头端方大,可贵有如许的人物到府,府里闲着的女眷天然猎奇起来。
“本日府上来了个高朋,传闻是代王殿下的座上宾,也是京里来的,县令常大人,镇守寺人李内官,王总兵官,和陈副总兵官,几位大人都伴跟着来了,您要不要也去瞧瞧,后院几位夫人蜜斯都去前头瞧上那么几眼了。”
府里这几日总有人在说,也不知这些城外的守兵们如何回事,常三不五时地小股聚在一起,流里流气的,不务正业。
本来去岁都城派了副都御史下来,巡抚大同,御史人正心直,却不谙人事,硬想做出一番成绩来。
魏氏抬眼看她,她固然的确是这个意义,叫那杨家太太来,也是想着明日就接清沅清雪二人进杨府去,但是见清沅直接说出来,她却有些踌躇了。
魏氏舒口气。阮清沅的景象这几年来她也是看在眼里,内心主张大,再妥当也没有的。
清沅只好答允下来。
这一干事情忙下来,少不得也要些工夫。
阮清沅也替她感到几分忧心,时疫说来就来,常有性命送出来,不过她还是晓得,阮铉并不会是以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