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常见病症家庭药浴疗法》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六、足跟痛[第1页/共2页]

【成分】制川乌、制草乌、木瓜、红花各30克。

【成分】米醋1000克。

【主治】足跟痛。

【成分】当归、川芪、黄芪、杜仲、桑寄生、续断、红花、丹参、威灵仙、彻骨草各30克,防风、独活、桂枝各20克,全虫、细辛各10克,冰片2克,蜈蚣2条。

本病属中医“痹证”范围,多为肝肾阴虚、精华不敷所为。当以养阴益肾,填精生髓,活血通络,化瘀止痛为治。下述诸种药浴防治体例,凡部分无红肿及满身发热反应者,都可利用。可选用以下药浴疗法。

【用法】将上药放入药锅中,加净水适当,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冰片溶化,待温度适合时足浴。每日2次,每次30~40分钟,每剂药用5天,持续2~3周。

疗方10

【提示】药液温度不宜太高,以免烫伤。

【服从】祛风通络。

【成分】地鳖虫40克,五灵脂、白芥子、制草乌、三棱各30克,威灵仙、楮实子、马鞭草、苏木、海带、皂角刺、蒲公英、元胡、汉防已各60克,食醋100毫升,鲜葱100克。

【用法】将黄豆根择净,放入药锅中,加净水适当,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待温度适合时足浴。每日1剂,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10天为1个疗程,持续1~2个疗程。

疗方5

【主治】合用于足跟骨刺。

足跟痛,是临床常见多病发,首要指跟骨底面因为慢性毁伤所引发的疼痛,常伴随跟骨结节部前缘骨刺,包含跟下脂肪垫炎,跖腱膜炎、跟下骨膜炎、跟骨骨刺等疾患。多见于中老年人,体型肥胖者更易罹患,严峻影响人们的学习、糊口和事情,风险人体安康。

【服从】软坚散结、消炎止痛。

【用法】将药加净水3000毫升,待煎至2000毫升后,将食醋倒入锅内同煎。煎数分钟后,过滤去渣,把药液倒入盆内。将患足跟放在盆上熏蒸,待药液不致烫伤皮肤时,便可把足跟放在盆内浸洗。每次熏洗时候约40分钟,每日2~3次,每剂药用2日。

【主治】合用于跟骨骨刺、跟骨结节滑囊炎、跟部脂肪垫炎、跖腱膜炎等而至足痛症。

【用法】将药装入纱布袋内,置水中煎煮30分钟,倒入盆中,将患足置于药液上熏蒸,上面可盖以布巾。待药液温度降至约50℃时,再将患足置于盆中浸洗,并用手不断地搓揉30分钟。每日熏洗2次,每剂药可用2日。

疗方2

【服从】活血止痛,化瘀通络。

疗方6

足部药浴疗法

【主治】合用于足跟痛。

疗方4

【主治】足跟痛。

【用法】将上药药锅中,加净水适当,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待温度适合时足浴。早、晚各1次,每次1小时,每剂可用3天。

【用法】将药加净水适当煎煮30分钟,待药液温后浸洗患处。每日2次,每日1剂。洗毕用拇指沿足跟骨内、外、后侧停止按揉,然后按揉足跟底部。10次为1疗程。

【服从】温经活血止痛。

【服从】祛风通络。

疗方3

【服从】软坚散结、活血化瘀。

【用法】将米醋恰当加热后倒入浴盆中。每日1剂,每日浸脚2~3次,每次10~30分钟,持续30~60天。

【用法】将上药放入锅中,加净水适当,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度适合时足浴20~30分钟,拭干后搓双足心二三百次,以热为度。每日早、晚1次,用手搓足跟部。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