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骨髓炎[第1页/共2页]
【成分】银花、蒲公英各60克,黄柏、大黄各30克,冰片10克。
【用法】将黄柏择净,浸于500毫升无菌水中,40小时后,过滤去渣,隔水煮沸30分钟,再加无菌水500毫升,趁热插手硼酸,溶化后足浴,每日1次,持续7~10天。
【用法】将上药加水5000毫升,煎取2000毫升,放入浴盆中,先熏患处,待温度适合时足浴。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有窦道者可用注射器冲刷。
【成分】十大功绩120克,忍冬藤60克,红花、鱼腥草、牛膝、彻骨草、皂角刺各30克。
疗方2
【服从】活血解毒、消肿止痛。
【成分】忍冬藤、地丁草各60克,丹参、黄柏、明矾、生甘草、红花、当归、苦参、血竭各30克。
【用法】将上药加净水适当煎沸,过滤去渣后倒入盆内,稍冷即以纱布蘸取药液淋洗患处,也可用6~8层纱布渗入药液后湿敷于患处。每日1~2次,每次30~60分钟。
【提示】用此方医治骨髓炎,主如果作淋洗疮口用,使疮口、漏道洁净后,可再共同其他医治体例医治,以促使疮口尽早收敛、早愈。单用此方疗效较差。如有死骨构成,则必须用手术体例摘除死骨火线能采取此法。
【成分】鲜野菊花(去除根茎)全草500克(干者100克),鲜芙蓉叶400克(干者100克),藤黄1克。
【成分】金银花20克,黄连、黄柏、黄芩各15克。
(二)足部药浴疗法
疗方5
【成分】当归、黄芪、桑寄生、独活、五加皮、鸡血藤各30克。
【服从】清热解毒。
疗方3
骨髓炎多因热毒注骨,聚毒为病,或外伤传染,邪毒由伤口传入而成,或正气衰弱,毒邪侵袭,正不堪邪,内毒不能外散而深切骨等。症状为患肢疼痛狠恶,不能活动,皮红锨热,化脓肿胀。其病因病机为风寒湿邪外袭,余毒流注或直接外伤,致毒邪深袭,阻于筋脉,营卫反面,气血瘀滞而病发。中药浴疗法可使药物直接感化于病变部位,较长时候的浸浴,使病灶区长时候处于抑菌环境而无益于更好地杀灭细菌,药液的温热感化使部分血管充血,血流加快,无益于患部血液的灌流和毁伤构造的修复,并无益于脓液的引流,断根菌群,使坏死构造脱落。是以,采取中药浴疗法有较好疗效。
疗方3
【成分】黄连65克。
【服从】补肝肾,强腰膝,壮筋骨。
疗方5
【主治】合用于趾骨骨髓炎。胚踝部骨髓炎,药量应大于上药1.5~2倍,加水量酌情增加3~5倍。
【用法】将药加净水2000毫升煎煮,过滤去渣后倒入盆中。将病灶全数浸入药液沐浴1小时摆布,每日1次。
【服从】健脾益气,补肾壮骨。
【用法】将上药放入药罐中,插手净水适当,浸泡5~10分钟后,文火水煎取汁,倒入浴盆中,待温度适合时将患儿双足放入足浴,并用毛巾擦洗至膝枢纽高低。每日2次,每次10~30分钟,7天为1个疗程,持续3~5个疗程。
【主治】各种骨髓炎患者成脓期,患肢肿胀,疼痛不减,伴寒热来往,口干不欲饮,舌质淡腻,脉滑数。
【成分】杜仲、寄生、五加皮、桂枝各30克。
【服从】清热解毒。
疗方1
【主治】合用于下肢慢性骨髓炎肝肾亏虚,脓液淡薄,久不收口者。
(一)部分药浴疗法
【提示】冰片宜待药液煎好后再放入盆内,可加强药物的渗入和挥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