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残唐五代史演义传》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25章 晋王勘问田令孜[第2页/共3页]

不幸僖宗,七日绝食,遂饿而死,内里文武,并无知者。

后宋孙甫评云:

却说帝与令孜,行了数日,人报前面晋王军马赶来。帝曰:“人马将近,必得险要屯驻,以待救兵。令孜听帝之言,引至一县,名曰宝鸡县,县南有一山,极其广峻,四周广漠,能够暂祝但见那宝鸡山:崔嵬矗立,岭接云端。峰连霄汉,顶透彼苍。来龙起伏势绵绵,沙水绕围形曲曲。斑斑苏翠色苍苍,涧中流水响叮噹。

束带双跨鱼獭尾,护心甲挂小连环,

却说李嗣源上表,被令孜匿之,不与递奏,回见晋王,具言其事,晋王大怒,急唤李存孝,领兵五万讨贼,出兵前来,一起并无停滞,直抵长安。忽守城兵报说:“僖宗主上,被田令孜拐上西祁州避兵去了。军民皆说,晋王兵反。”晋王听得此言,吃了一惊。叹曰:“此语从何况来,使天子蒙尘于外乎?”存孝曰:“此必朱温逆贼与令孜通谋,恐吾兵击之,假定此言,以绝征进之路也!急当寻见天子,方得明白。”李嗣源曰:“父王守定长安,儿与存孝,引兵密查真假。”晋王曰:“汝不识进退缓急,吾必亲身去之。”因而,分兵一万与嗣源守长安,自与存孝领兵四万,直上西祁州去。

帝即命艾祐为总管,调度军马,前去迎敌。令孜出班谏曰:“艾祐虽将门之子,素未曾习战,今付以大任,非所宜也。更兼晋王部下十三太保李存孝勇猛逼人,非智勇兼全者,不成与敌。”艾祐曰:“吾自幼从父习学兵法,深知用兵之法,何为期我?若不活捉存孝,誓不回兵!”令孜叱曰:“岂不闻存孝一怒,直杀至五凤楼前!黄巢百万之兵,尚且不敢迎敌,何况你乎?本日诸将老迈,皆脆弱之士,难以拒敌,不如复上西祁州,临时避兵,发檄各镇,待四方兵至,谋复大位,此为上策。”众皆曰:“斯言是也!”艾祐亦不敢言,因而田令孜乘夜劫帝出了长安,径奔宝鸡山而去,从者只数百人,表里宰相朝臣,一无知者。

败兵进营,报说摔死了田龙,枪挑下田虎,李琦听了,放声大哭,慌与众臣商讨。众臣曰:“殿下勿哭,可将八般大宝出献,哀告晋王,讨一去处,与你母子安身,此上计也。”李琦遂领众臣妃嫔彩女,拜出营来,告晋王曰:“皇伯乃帝室之胄,何故如此反乎?”晋王失惊,问其故,李琦历言备细。晋王始知帝崩,大恸曰:“此贼罪不容诛!”即令擒令孜来问?

王铎回朝过汴梁,朱温意欲王兵伤,

君臣数人,走入山中,分兵四下紧守。帝与令孜商讨,令孜曰:“町速遣人,各镇催兵,急来救护。”正议间,忽闻喊声大振,朱温人马到来,势如蜂涌,周回环绕,水泄不通。帝登高阜望之,军兵步队,漫衍整齐,军马宏伟。帝曰:“谁有奇计,退了晋王?”令孜曰:“臣有一计,只可君臣二人共知,须着殿下领媳嫔群臣左掖下躲避,帐中只留陛下与臣,方好定计。再唤田龙、田虎,仗剑守门,不准一人擅进,如违吾令,斩首示众。”僖宗闻奏从之。本来此贼哄德宗在宝鸡山中,摆布之人,皆在令孜把握。号令一出,表里不通,帝之饮食尽绝,虽有进膳,皆被令孜所夺。帝饿了七日,眼黄鼻黑,半死半活,乃呼曰:“令孜爱卿,昔日梁武帝困于台城,不得已,将密水度命,那边有水,寻一口与我度命?”令孜曰:“此乃是山,那边寻水?”帝坐山顶,仰天叫曰:“饿死我也!”随伏地而死,时文德元年,夏六月也。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