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濒湖脉学》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2章[第1页/共4页]

〔体状诗〕举如转索切如绳,脉象因之得紧名。老是寒邪来作寇,内为腹痛外身疼。

迟为阳不堪阴,故脉来不及。《脉谈》言,重手乃得,是有沉无浮。一息三至,甚为易见。而曰模糊、曰状且难,是涩脉矣,其谬可知。

迟脉,一息三至,去来极慢(《脉经》)。

虚(阴)

〔相类诗〕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浮脉轻平似捻葱。虚来迟大豁然空。浮而柔细方为濡,散似杨花无定踪。浮而有力为洪,浮而迟大为虚,虚甚为散,浮而有力为芤,浮而柔细为濡。

〔体状相类诗〕微脉轻微瞥瞥乎,按之欲绝有如无。微为阳弱细阴弱。细比于微略较粗。轻诊即见,重按如欲绝者,微也。来往如线而常有者,细也。仲景曰∶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萦萦如蚕丝细者,阴气衰;长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

短(阴)

沉脉,重手按至筋骨乃得(《脉经》)。如绵裹砂,内刚外柔(杨氏)。如石投水,必极其底。沉脉法地,有渊泉鄙人之象,在卦为坎,在时为冬,在报酬肾。又谓之石,亦曰营。过分则如弹石,按之益坚,病在外也。不及则气来虚微,去如数者,病在中也。《脉诀》言缓度三关,状如烂绵者,非也。沉有缓数及各部之沉,烂绵乃弱脉,非沉也。

〔体状相类诗〕滑脉如珠替替然,来往流利却还前。莫将滑数为同类,数脉惟看至数间。(滑则如珠,数则六至)〔主病诗〕滑脉为阳元气衰,痰生百病食生灾。上为呕吐下蓄血,女脉调时定有胎。寸滑膈痰生呕吐,吞酸舌强或咳嗽。当关宿食肝脾热,渴痢 淋看尺部。滑主痰饮,轻浮风痰,沉滑食痰,滑数痰火,滑短宿食。《脉诀》言∶关滑胃寒,赤滑脐似水。与《脉经》言关滑胃热,尺滑血蓄,妇人经病之旨相反,其谬如此。

短脉,不及本位(《脉诀》)。应指而回,不能满部(《脉经》)。戴同父云∶短脉只见尺寸,若关中见短,上不通寸,下不通尺,是阴阳绝脉,必死矣。故关不诊短。黎居士云∶是非未有定体,诸脉举按之,附过于本位者为长,不及本位者为短。长脉属肝宜于春。短脉属肺宜于秋。但诊肝肺,是非自见。

〔主病诗〕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浮而有力多风热,有力而浮是血虚。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不畅通。

〔主病诗〕涩缘血少或伤精,反胃亡阳汗雨淋。寒湿入营为血痹,女人非孕即无经。寸涩心虚痛对胸,胃虚胁胀察关中。尺为精血俱伤候,肠结溲淋或下红。涩主血少精伤之病,女人有孕为胎病,无孕为败血。杜光庭云∶涩脉独见尺中,形同代为死脉。

〔相类诗〕见弦、实。

紧脉,来往有力,摆布弹人手(《素问》)。如转索无常(仲景),数如切绳(《脉经》),如纫 线(丹溪)。紧乃热为寒束之脉,故急数如此,要有神情。《素问》谓之急。《脉诀》言∶寥寥入尺来。崔氏言∶如线,皆非紧状。或以浮紧为弦,沉紧为牢,亦近似耳。

〔体状诗〕脉来洪盛去还衰,满指淹淹应夏时。若在春秋冬月分,升阳散火莫猜疑。

微脉,极细而软,按之如欲绝,如有若无(《脉经》)。细而稍长(戴氏)。《素问》谓之小。气血微则脉微。

沉(阴)

洪脉,指下极大(《脉经》)。来盛去衰(《素问》)。来大去长(《通真子》)。洪脉在卦为离,在时为夏,在报酬心。《素问》谓之大,亦曰钩。滑氏曰∶来盛去衰,如钩之曲,上而复下。应血脉来去之象,象万物敷布下垂之状。詹炎举言如环珠者,非。《脉诀》云∶季夏宜之,春季、夏季,发汗通肠,俱非洪脉所宜,盖谬也。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