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袁崇焕评传(17)[第2页/共4页]
[11]程本直〈漩声〉中引袁崇焕的话说:“予何人哉?十年以来,父母不得觉得子,妻孥不得觉得夫,手足不得觉得兄弟,交游不得觉得朋友,予何人哉?直谓之曰:‘大明国里一逃亡之徒也’可也。”
袁崇焕枉死,天下冤之,千百首悼诗,我觉得都不及那位三界神所说“辛苦数十年,乃今得歇息矣!”一语动人之深。想像袁崇焕数十年中边关冒死,抛妻别母,存亡以之,自期“功成身可死”,直到真的给天子杀了,才得歇息,真不由热泪盈眶矣。
当满清雄师兵临北都城下,辫子兵烧杀掳掠的动静不竭传入耳中,崇祯心中充满了惊骇,就像吓坏了的困鼠撕杀同类一样,只听到一个毫不敷信的谎言,便命令将袁崇焕投入狱中。他怕这小我的英悍之气,怕他的蛮劲和战役精力,怕他在手握兵权之际抢了本身的皇位,南宋时高宗赵构杀岳飞,这类心机也有感化;他的祖宗朱元璋杀大将李文忠、冯胜、傅友德、朱亮祖、蓝玉,是怕本身身后这些大将抢儿孙的皇位。只不过比之朱元璋与赵构,崇祯更加年青,更加贫乏才气、聪明、经历、知识,更加暴躁多疑。他如果放了袁崇焕出狱,命他带兵抗清守城,只证明本身的笨拙和懦怯。越是笨拙懦怯的人,越是不肯承认。认错改过,需求聪明,需求勇气,他所没有的,恰是这些品德。
崇祯既大书“九思”,《论语》、《孟子》这类儒家文籍当然是熟谙的。袁崇焕考中进士,四书五经非熟读不成。当袁崇焕从锦宁火线率师回援北京之时,我真但愿他的幕僚或朋友能抄一段孟子的话给他看。《孟子·离娄》:“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袁崇焕救兵到达北都城下,崇祯不体恤兵将远来劳苦,反而对之疑忌,不准进城歇息,早已“视臣如土芥”了,袁部即便不视他为寇雠,也大可不必再为保卫他而冒死血战。
但是为甚么终究杀了他?明显,崇祯不肯认错,不肯承认当时误中反间计的笨拙。杀袁崇焕,并不是心中真的思疑他背叛,只不过要坦白本身的笨拙。以永久的卑鄙来粉饰一时的笨拙!
崇祯在位十七年,换了五十个大学士(相称于宰相或副宰相),十四个兵部尚书(那是斧正式的兵部尚书,像袁崇焕如许加兵部尚书衔的不算)。他杀死或逼得他杀的督师或总督,除袁崇焕外另有十人,杀死巡抚十一人、逼死一人。十四个兵部尚书中,王洽下狱死,张凤翼、梁廷栋服毒死,杨嗣昌自缢死,陈新甲斩首,傅宗龙、张国维撤职下狱,王在晋、熊明遇撤职查办。可见正法大臣,在他原不当是一件大事。这些兵部尚书中,有些昏愦胡涂,有些却也忠耿精干,比方傅宗龙,只因为向崇祯奏禀全百姓穷财尽的惨状,崇祯就大为活力,责备他道:“你是兵部尚书,只须管军事好了,这些陈腔谰言,说它干甚么?”厥后便将他关入狱中,关了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