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袁崇焕评传(13)[第3页/共4页]
主疆场是在广渠门。清兵是八旗兵中的精锐,领军的是莽古尔泰、多尔衮、阿巴泰、多铎、豪格,清军最短长的大将都在这一翼,除镶蓝旗、镶白旗、正白旗三旗精兵外,另有二千蒙古兵。袁崇焕、祖大寿率部和清兵打到傍晚(幸亏城头守军没有放炮援助袁军),清兵终究不支败退,退了十余里。袁军直追杀到运河边上。这场血战,清军劲旅阿巴泰、阿济格、思格尔三部都被击溃。袁崇焕也中箭受伤。[7]
[5]普通册本(包含《明史》)上记录,都说袁毛的会晤地是在双岛。《荆驼逸史》中辑有〈袁督师计斩毛文龙委曲记〉一文,采取的是日记体,从蒲月廿二日袁崇焕解缆到六月十一日回宁远,每日记录海程、所经岛屿、风势、船只、兵员、官员姓名等等,非常详确,作者明显是袁崇焕随行的幕僚或部下。他写作态度非常忠厚,对于袁毛密谈三日三夜,因他没有参与或听到密谈,以是只记两人“二更火线散”、“私语半夜方散”,记录两人密谈后的神采,却不记私语内容,全无平空猜测的言辞,合于当代要求最严格的报导体。该书记录袁毛相会的地点是在岛山,离旅顺陆路十八里,水路四十里,距双岛有半日水程,中间隔了松木岛、猪岛、蛇岛、蛤蟆岛等很多岛屿。我比较各种质料,感觉岛山的说法似较可托。
袁崇焕一到,崇祯当即召见,大加慰劳,要他奏明对于清兵的方略,赐御馔和貂裘。同时召见的另有满桂。他解去衣服,将满身累累伤疤给天子看,崇祯大为赞叹。袁崇焕以士马颓废,要求入城歇息。但崇祯心中很有疑忌,不准他军队入城。袁崇焕要求屯兵外城,崇祯也不准,必然要他们在城外野战。对强大而独一的救兵不加支撑,反而到处疑忌难堪,不给军队以歇息机遇,崇祯采纳的是他杀政策。
明朝初年为了防备蒙前人,对北方边防是尽力重视的,好好构筑了长城,设立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太原(统偏头、宁武、雁门三关)、陕西、延绥、宁夏、甘肃九大边防军区,那便是所谓“九边”。东起鸭绿江,西至酒泉,连绵数千里中,一堡一寨都分兵驻守。但厥后重视力集合于辽东,其他八镇的防务就废弛了。
第五:也有人说,袁崇焕去宁远当统帅之前,决计整肃军纪,要杀毛文龙,和首辅钱龙锡商讨。实在他直接叨教天子更好,因为崇祯先获得杀毛的讯息以后,袁再杀毛,崇祯就不会惊诧惊骇,惊骇袁崇焕权太大。但是崇祯更信赖寺人厂卫,而这些寺人厂卫都收受毛文龙的贿赂,袁崇焕对天子一说,毛文龙很快就晓得了。
春秋时,《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向吴王演出治军之法,要杀吴王的两名爱姬,因二姬不奉军令,嬉笑不断。吴王大惊,派人去处孙子说:“寡人已知将军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宜勿斩之。”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法在军,君虽有令,臣不受之。”还是斩了两个爱姬,军队寂然,受命惟谨。吴王不悦,说:“我晓得你善用兵了,将军请下去歇息罢,我不想再看了。”吴王固然心宠爱姬之死,还是接管伍子胥的奉劝,重用孙子带兵,破楚、灭越、威齐,吴国霸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