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回家[第2页/共3页]
何婉芝对舒玉凤,是骨子里的从命,本身动不了,见不到女儿的面,就忍不住胡思乱想,女儿残了?瘫了?她今后日子如何过?直想得心神有力,头子昏昏,却如何都止不住。
蓦地,林书兰认识到了面前这个女人的表情:本身受了枪伤,也算在存亡线上打了个滚,她经心依靠的丈夫在阿谁枪炮声震天动地,民气慌乱的夜晚,绝决地拿着枪走了,至此存亡不明;她独一可依托的女儿,斑斓、优良让她高傲的女儿,躺在病院几十天,大夫束手无策,只要一死。
乱了一会儿,舒玉凤就道:“兰丫头这回是好利索了,娘儿几个就放心吧。早晨我们包饺子,一个肉蛋儿的,算是接兰丫头回家。你们先忙着,让兰丫头看看她妈去。”
七兄弟里,用本身的命救了舒海天的白老四脾气最坏,但对两个女儿是百依百顺,从取的名字就能看出来,大女儿叫金枝,小女儿叫玉叶。俗是俗,但做父亲的情意倒是明显白白的实打实。白老四和沈老三是同门师兄弟,豪情最好,要结后代亲家。但香火不能断,就把小女儿玉叶嫁给了沈开山;大女儿金枝坐门招夫,谁晓得那男人竟在几年后不辞而别,留下两个儿子,十七岁的大儿子也在“九一八”的早晨跟着林正芳走了,只剩白金枝带着十四岁的小儿子。
舒玉凤的父亲舒海天是辽吉一带名动一时的绿林首级,有六个结义兄弟,他排老二。七兄弟里,郑老大伉俪死在和别的绺子的地盘争夺战中,只留下一子一女,是和舒玉凤一起长大的。女儿郑文芝本年三十九岁,嫁了西安的关家,生了两子一女。儿子郑文喜本年四十三岁,三子两女。
成林媳妇是个利落人,话说完回身就走,这会儿领着两个半大小子都快走出胡同口了。这些人都是长幼两辈子的友情,舒玉凤也不矫情,领着林书兰往里边见亲妈去。
七兄弟的先人里,只林书兰投他的缘,林书兰表里兼修的技艺就是他从小教诲的。只是林书兰十二岁那年出国后,段老六也飘然出走,不知所结束。
林书兰在十二岁出国前,都在忙着学祖母林老太太、外公舒海天和段老六教下来的东西,对这柳金娥没甚么特别的印象,只感觉她眼睛有神,不笑不说话。现在听她这几句话讲出来,林书兰感觉和林黛玉初进贾府,王熙凤又哭又笑说的那几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处。
柳金娥也拭了泪,笑着劝:“别说二姐,大姐你不也偷着哭了好几场?深思背着我们,我们就不晓得呢!兰丫头,你住院这些日子,我们几个这眼泪哪天都没停过。老天有眼,你好好的返来了,陪着你妈好好说说话吧,三妈这就去给老太太上香。”
郑文喜的媳妇比舒玉凤大一岁,但郑文喜比舒玉凤小,就也跟着叫大姐,她脾气慎重,分缘极好,这时作势推着舒玉凤和林书兰进门:“你们娘儿俩就出来好好说话,啥都甭管,吃饺子的时候我叫你。兰丫头这顿,我们当婶子的请了。”
段老六是七兄弟里技艺最好的,也是最“独”的。他本不是东北人,舒玉凤十三岁的时候从雪地里刨出了冻饿而晕的段老六,才就此入了伙。他极少开口说话,愁闷的神情配着漂亮的容颜,过人的技艺,不知迷了多少大女人小媳妇的心,他却始终一小我过。
伤寒而亡的陈老五子嗣最旺,四个儿子又生了九个孙子。四个儿子和最大的孙子也在“九一八”的夜里,跟着林正芳走了,剩下四个媳妇带着最大十六,最小六岁的孩子到了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