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自序:享受生命里的无上美妙(1)[第1页/共3页]
甚么是“三宝”呢?简朴地说,三宝就是指“佛、法、僧”。详细一些说,三宝有“化相三宝、方丈三宝和自性三宝”之分。化相三宝里的佛宝专指佛陀,宝贝是佛陀演说的正法,僧宝是专指佛陀活着时的弟子们。方丈三宝里的佛宝是指用各种质料制成的佛像,宝贝是指各种质料制成的佛经,僧宝是现在削发专事修行的僧团。
简朴地说,“南无”精确的读音应为“那摩”,是印度梵语Namo的音译。“南无”是“皈依、礼敬”的意义。那么,“阿弥陀佛”呢?“阿弥陀”也是音译,是“无量光亮、无量寿命”的意义,“佛”也称“佛陀”,是无上憬悟者的意义。连起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皈依礼敬有着无量光亮和无量寿命的无上憬悟者。
最令人不成思议的是,按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说法,“三宝”实在就是“自性三宝”的意义。也就是说,“佛”便是“觉”,“法”便是“正”,“僧”便是“净”。
甚么样的本相呢?就是“缘起性空”!
如果一小我能够本身皈依实在、精确而实实在在的法,能够做到念念不生邪见,能够划一对待统统事物,能够阔别统统贪念和妄图固执。那么,这小我便能够被称作是不受欲望束缚的尊者。也就是说,表现了事物本来本相的精确知识和观点,才是真正的“法”。
记得当时,我还特地写信给北京的朋友们,让他们一同分享我的高兴。我在信中,还向他们先容了“三宝”和“五戒”的内容。
这迟早各一次的诵经活动,是和尚们每天所必必要做的功课,凡是被称为“早课”和“晚课”。普通来讲,在早课结束时,人们就会齐声诵念“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以祈求现世活着的人们都能够安康长命。而在晚课结束时,则会诵念“南无阿弥陀佛”,以超度亡灵并祈求临终能够往生到极乐天下。
公元2003年春季的柏林禅寺,和那些虔诚的人们糊口在一起的日子,是我毕生都会难忘的一段夸姣回想。
应当特别夸大的是,佛教的“三宝”实在是三位一体不成豆割的。绝对不能把它们分开来伶仃地对待。你不能说我信佛,但我不信佛法,不信僧伽。这是讲不通的。说得直截了当些,佛教的底子就是佛法,佛陀所憬悟而教养众生的正法。而佛法的详细表现就是僧伽。又因为僧伽的存在,我们才得以体味佛陀及佛法。
我们现在所糊口的这个天下,被称为“娑婆天下”。“娑婆天下”的“娑婆”是“堪忍”和“缺憾”的意义。就是说“娑婆天下”是一个尴尬忍耐的处所,一个充满了缺点、遗憾、烦恼和痛苦的处所。
如果一小我能够皈依本身内心的本来清净,能够不被统统人间的尘劳和爱欲所净化,能够保持本身与生俱来的纯粹本性。那么,这小我便能够被称作是值得世人推许和恋慕的尊者。
一壶暗香四溢的铁观音茶,当然事前就已筹办好。
位于我们这个“娑婆天下”的西方呢,有一个天下叫作“极乐天下”。与磨难遍及的“娑婆天下”相反,“极乐天下”则是一个“没有浩繁的忧?,只要享用不尽的欢乐”的处所。按照佛经所说,一个天下里只能有一名佛陀。阿弥陀佛就是极乐天下里的佛陀。
公元2003年的春季,我在河北省赵县的柏林禅寺里住过一段时候。在那边,寺庙里的人们,包含削发的和尚,筹办削发的行者,以及做义工的在家人,每天除了平常的糊口庶务外,就是要停止迟早各一次的个人诵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