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八大特务头子》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复兴社台柱――贺衷寒[第7页/共9页]

贺衷寒从黄埔军校时起,就主动跟随蒋介石,可称得上蒋介石的对劲弟子。因为他办事有一股狂热,能写善辩,精于权谋,长于构造,因此在黄埔门生中享有相称高的名誉,被称为“黄埔三杰”之一。但他不知功高震主,常以黄埔魁首自居,高傲高傲,使得蒋介石也不得不对他设防再三。

1925年8月,广东百姓党当局以黄埔门生军为根本,建立了百姓反动军第一军,蒋介石为军长,贺衷寒被任为该军第一师第一团党代表(团长刘峙)。为了从言论上对于青年甲士结合会及共产党,9月25日,贺衷寒等人主理出版了《百姓反动》周刊,作为广州孙文主义学会的构造刊物,借此死力反对三大政策,诽谤共产党,进犯百姓党右派。因为他主动反共、又能写会道,因此遭到蒋介石的赏识。

1927年贺衷寒返国后,主动跟随蒋介石。“四一二”政变前,他同邓文仪、萧赞育等向蒋介石提出了反共主张,获得了蒋介石的赞美。同年11月,贺衷寒被任命为黄埔军校第六期北迁门生总队长,奉蒋介石之命在杭州收留从广州来的黄埔军校门生办浙江军事练习班,主持练习事件。1928年4月又转往南京练习。7月,任百姓党反动军总司令部政治练习部主任。

百姓党内派系斗争狠恶,一些留俄门生返国后,便成为各方拉拢的工具,贺衷寒也插手了这一争夺的比赛。1933年下半年,留俄门生200多人建议建立了留俄同窗会。在建立大会上选出于右任、冯玉祥、邵力子为名誉理事,贺衷寒、邓文仪、萧赞育、刘咏尧、王懋功、王陆1、谷正纲、谷正鼎、康泽、段诗园、梁干乔等30多报酬理事。因为蒋介石也到过苏联,为强大留俄同窗会的名誉,推举蒋介石为名誉会长,又推举贺衷寒为理事长,段诗园为总做事。在建立大会之前,曾产生一番明争暗斗。当时,黄埔军校出身的留俄门生有50多人,连同答复社的总计100多人,他们自命为留俄同窗会的骨干,急欲获得理事长一席,以便节制这个构造。但是,非黄埔军校出身和非答复社分子的留俄门生人数也很多。他们想以改组派的谷正纲或比较超然的王陆一任理事长。颠末一番争斗,最后才决定以贺衷寒为理事长,以改组派的段诗园为总做事。总做事是负实际任务的,以是,留俄同窗会的活动并不完整受贺衷寒的节制。但贺衷寒并甘心,为扩大本体系的气力,他又有与邓文仪调集留俄门生,对他们加以疏导和利诱。是以,很多留俄门生都被他们拉入了军队党务、政治体系。

1936年西安事情发作。动静传来,答复社和黄埔系内部民气惶惑,像一群热锅上的蚂蚁。贺衷寒与亲日派何应钦奥妙勾搭,策动170余名青年将领通电“讨逆”,果断主张进兵“讨伐”张、杨和轰炸西安。他还鼓动答复社书记长邓文仪召开集会,通过了以武力处理西安事情的决定案,并以黄埔同窗会的名义,分歧拥戴何应钦暂代陆海空军总司令,负“讨伐张、杨背叛”之总责。同时,他又与邓文仪等一起,收编了在南京赋闲的中心各军校毕业生,建媾和构造了300人的“讨逆赴难团”。他以为如许做,会对他面面无益:如蒋介石万一被释,则可得“勤王”之功;若蒋介石“驾崩”,又可成为拥何继位的功臣,所获亦必不小。岂料因为中共的补救,张、杨终以大局为重,开释了蒋介石。何应钦遂以窃篡怀疑,险遭不测;贺衷寒亦被蒋介石以为用心叵测,立遭冷眼。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