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818那位掉在我家阳台上的凤大爷》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43章 首发[第1页/共5页]

【注释】1礜:即礜石,一种矿物,有毒。惨白二色的礜石能够入药。如果山上有各种礜石,草木不能发展,霜雪不能积存;如果水里有各种礜石,就会使水不结冰。2藁茇:一种香草,根茎能够入药。

【译文】再往西三百里,是座中皇山,山上多出产黄金,山下长满了蕙草、棠梨树。

【注释】1旄牛:即牦牛。麢:即羚羊,形状像羊而大一些,角圆锐,爱幸亏山崖间活动。麢,同“羚”。麝:一种植物,也叫香獐,前肢短,后肢长,蹄子小,耳朵大,体毛棕色,雌性和雄性都没有角。雄性麝的脐与生殖孔之间有麝腺,分泌的麝香可作药用和香料用。

【译文】再往西五十二里,是座竹山,山上到处是高大的树木,山北面盛产铁。山中有一种草,称呼是黄雚,形状像樗树,但叶子像麻叶,开红色的花朵而结红色的果实,果实表面的色彩像赭色,用它沐浴便可治愈疥疮,又能够医治浮肿病。竹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北流入渭水,竹水的北岸有很多的小竹丛,另有很多青色的玉石。丹水也发源于这座山,向东南流入洛水,水中多出产水晶石,又有很多人鱼。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小猪却长着红色的毛,毛如簪子粗细而尖端呈玄色,称呼是豪彘。

【译文】再往西六十里,是座石脆山,山上的树大多是棕树和楠木树,而草大多是条草,形状与韭菜类似,但是开的是红色花朵而结的是玄色果实,人吃了这类果实便能够治愈疥疮。山南面盛产■琈玉,而山北面盛产铜。注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北流入禺水。这条水里有硫黄和赭黄,将这类水涂洒在牛马的身上就能使牛马结实不抱病。

【注释】1棫:棫树,长得很小,枝条上有刺,结的果子像耳珰,红紫色,能够吃。2赤铜:即黄铜。这里指未经提炼过的天然铜矿石。以下同此。3婴垣:一种玉石,首要可用来制做挂在脖子上的装潢品。4嚻:一种野兽,前人说它就是猕猴,形貌与人类似。5蛰:植物冬眠时暗藏在土中或洞窟中不食不动的状况。

又西八十里,曰符禺之山,其阳多铜,其阴多铁1。其上有木焉,名曰文茎,实在如枣,能够已聋。其草多条,其状如葵2,而赤华黄实,如婴儿舌,食之令人不惑。符禺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渭。其兽多葱聋3,其状如羊而赤鬣(li6)。其鸟多(穀)[榖](),其状如翠而赤喙()4,能够御火。

又西百五十里,曰时山,无草木。逐水出焉,北流注于渭,此中多水玉。

【注释】1席:这里作动词用,铺垫的意义。2翁:鸟脖子上的毛。3杜衡:一种香草。4瘿:一种人体部分细胞增生的疾病,普通构成囊状性的赘生物,形状、大小下一,多肉质。这里指脖颈部所生肉瘤。

又西百八十里,曰大时之山,上多(穀)[榖](g^u)柞(zu^)1,下多杻(ni()僵(ji1ng),阴多银,阳多白玉。涔(qi4n)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净水出焉,南流注于汉水。

【译文】往西南三百八十里,是座皋涂山,蔷水发源于此,向西流入诸资水;涂水也发源于此,向南流入集获水。山南面到处是粟粒大小的丹沙,山北阴面盛产银、黄金,山上到处是桂树。山中有一种红色的石头,称呼是礜,能够用来毒死老鼠。山中又有一种草,形状像藁茇,叶子像葵菜的叶子而后背是红色的,称呼是无条,能够用来毒死老鼠。山中另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浅显的鹿却长着红色的尾巴,马一样的脚蹄、人一样的手而又有四只角,称呼是玃如。山中另有一种禽鸟,形状像鹞鹰却长着人一样的脚,称呼是数斯,吃了它的肉就能治愈人脖子上的肉瘤病。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