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818那位掉在我家阳台上的凤大爷》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42章 首发[第1页/共3页]

又东五百八十里,曰南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水。有穴焉,水(出)[春]辄(zh6)入1,夏乃出,冬则闭。佐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海,有凤皇、鹓(yu4n)雏(ch*)2。

【注释】1鲋:即今鲫鱼,体侧扁,稍高,后背青褐色,腹面银灰色。彘:猪。2豚:小猪。也泛指猪。

【译文】再往西六十里,是座太华山,山崖峻峭像刀削而闪现四方形,高五千仞,宽十里,禽鸟野兽没法居住。山中有一种蛇,称呼是肥遗,长着六只脚和四只翅膀,一呈现就会天下大旱。

【译文】总计南边第三列山系之首尾,从天虞山起到南禺山止,一共十四座山,路过六千五百三十里。诸山山神都是龙的身子人的脸面。祭奠山神全数是用一条红色的狗作供品祷告,祀神的米用稻米。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是座鸡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山下盛产丹雘。黑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大海。水中有一种■鱼,形状像鲫鱼却长着猪毛,发作声音如同小猪叫,它一呈现就会天下大旱。

又东四百里,至于旄(m2o)山之尾。其南有谷,曰育遗,多怪鸟,凯(k3i)风自是出1。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是座发爽山,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流水,有很多红色的猿猴。汎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渤海。

山海经卷二

西山(经)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1。有兽焉,其状如羊而马尾,名曰羬(xi2n)羊,其脂能够已腊(x9)2。

五百里,曰发爽之山,无草木,多水,多白猿。汎(f4n)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

右南经之山志,大小凡四十山,万六千三百八十里1。

又东四百里,至于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无水,其下多蝮(f))虫(hu!)。

又东五百里,曰灌湘之山,上多木,无草;多怪鸟,无兽。

又西六十里,曰太华之山1,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r6n),2其广十里,鸟兽莫居。有蛇焉,名曰肥(■)[遗],六足四翼,见(xi4n)则天下大旱。

西山经

【注释】1铜:这里指能够提炼为精铜的天然铜矿石。以下同此。2■:皮肤皱起。

西四十五里,曰松果之山。濩(hu^)水出焉,北流注于渭,此中多铜1。有鸟焉,其名曰■(t$ng)渠,其状如山鸡,黑身赤足,能够已■(b4o)。2

【注释】1凯风:南风,意义是温和的风。

【译文】再往东四百里,便到了非山的顶部。山上盛产金属矿物和玉石,没有水,山下到处是蝮虫。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仑者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汗)青雘(hu^)。有木焉,其状如(穀)[榖](g^u)而赤理,其(汗)[汁]如漆,其味如饴(y0)1,食者不饥,能够释劳2,其名曰白■(g1o),能够血玉3。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是座灌湘山,山上到处是树木,但没有花草;山中有很多奇特的禽鸟,却没有野兽。

又东四百里,曰令丘之山,无草木,多火。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条风自是出1。有鸟焉,其状如枭2(xi1o),人面四目而有耳,其名曰颙(y*),其鸣自号也,见(xi4n)则天下大旱。

又西八十里,曰符禺之山,其阳多铜,其阴多铁1。其上有木焉,名曰文茎,实在如枣,能够已聋。其草多条,其状如葵2,而赤华黄实,如婴儿舌,食之令人不惑。符禺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渭。其兽多葱聋3,其状如羊而赤鬣(li6)。其鸟多(穀)[榖](),其状如翠而赤喙()4,能够御火。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