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姗姗来迟的接风宴[第4页/共4页]
慕容复闻言眉心不由微微一跳,马上将目光转向乔峰道:“究竟是乔兄的丐帮人才济济,还是诸葛兄确有化腐朽为奇异之能?六扇门开张不过数月,这么快就将我的底也给摸清了?”
晁补之在原地呆了好久,直至见到慕容复扔下李之仪又去寻米芾,他才恍恍忽惚地向秦观问道:“我方才承诺他了么?”
若说考校学问,慕容复立时心虚。他对儒家学问向来是合用主义,自从过了科举的鬼门关,是再未曾读过儒家士子眼中的端庄籍。幸亏慕容复晓得苏轼真正要问的并非学问,而是治政理念。正如汗青上,唯有朝云一句“学士一肚子的不应时宜”才气博苏轼一笑普通,苏轼真正在乎的向来都不是他能在学术界有多高的职位,而是在感慨本身壮志难酬未能为民谋福啊。想到这,慕容复不由悄悄一笑,向人群深揖一礼,沉声道:“门生资质驽钝,跟随教员光阴最短,所学所得与几位师兄比拟,不过外相罢了……”
秦观一听慕容复此言,已是微微一笑。倒是晁补之与慕容复初初了解,不知他的手腕,当下当真问道:“不知有何事需求为兄效力?”
“独弟子意,本来如此。”晁补之恍然点头。
“读圣贤书忠天子事,保家卫国守土安民更须务实。若为一方父母,这头一年便当靖安处所廓清吏治,使男有分女有归、老有养少有学;第二年便该养农、促工、励经济、重学问;到第三年若能使税赋增加、百姓充足、民风浑厚,方能算得上是一个称职的官。”
“诸葛兄何出此言?”慕容复讶然道,“本日列席的俱是君子君子,岂是一点蝇头小利所能拉拢的?”
“有了外相,自当有虎伥。”慕容复续道,“文官为外相,武将为虎伥。外呼应丰,虎伥当利,如此方能自保。”
刚走入人群,秦观便缓慢地将方才的话题复述给了慕容复。“方才教员问我等,随他治学多年,可学到了甚么?黄师兄说萧洒、晁师兄说博学、张师兄说正道、我说天然,小师弟,你有甚么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