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惊澜(上)[第2页/共4页]
初六,辩论赛烽火复兴。御史中丞刘挚翻出了真、仁二帝时的圣旨,力证五砦之地早已割让。哑忍数日的种谔毕竟忍无可忍大闹朝会,痛骂刘挚绥靖软弱实乃国之大贼。依他之言不若退还大宋统统国土于六国,大伙一起向周天子称臣。因为朝会上产生了暴力事件,哲宗天子不得不再度宣布休朝一日。
元祐元年正月初二,满朝文武就五砦之地的归属开端了旷日耐久的辩论赛。辩论伊始,火爆的章惇便率先退场,上奏官家、太后“妄议割地者皆无见地的不逞之徒,当斩之。”,又力邀司马光与他决斗。但是,哲宗天子年纪幼小,无人在乎他的主张;高太后一贯看新党不扎眼,置若罔闻。至于司马光,他德高望重更是直接当章惇不存在,转而向高太后侃侃而谈本身的主张。而与此同时,“锦林楼”的唐老板一纸诉状将在“锦林楼”醉酒肇事的五名西夏军人告上了开封府。
时至本日,司马光自知已失了先手,但是他深谙天下民气。所谓百姓易欺,别看现在这割地之事闹得满城风雨。但只要拖上几日,待风声一过,五砦之地毕竟要被百姓抛诸脑后无人问津。届时再提割地之议,有高太后的全权信赖,则必定还是他大获全胜。
以后数日,太门生皆于宫门外长跪不起,齐声朗读《六国论》,声震殿庭。很多汴京百姓闻讯而至,竟与太门生同跪。更有各地官员的奏折纷至沓来,回禀“偿还五砦之事乡野皆知,门生百姓皆上言反对。情势危殆,稍有差池,必将不成清算。望官家、娘娘适应民气,勿弃国土。”
但是,不等这股为司马光鼓吹的热度成为潮流,正月初四的传单又已众多。这一回,传单上印刷的题目则是:“夏国之宿世此生,五砦之地原为中原故乡!”转载苏辙在朝堂上的奏对,深切浅出地说了然近百年来夏国盗取大宋国土的委曲,朝野为之大哗。
慕容复点点头,不予置评。司马光性子固执,能让苏轼也吃上几个时候的闭门羹,气得苏轼直呼“司马牛!”,对着小苏学士天然更加不消客气了。但这对慕容复明显是件功德,更便于他布局引司马光入彀。
天微明的时候,王语嫣在世人的鼓动下敲开了慕容复的书房。“表哥,该上朝了……”
哪知司马光却不依不饶,刚强言道:“臣忝为尚书左仆射,上辅君王下安黎庶,现在戋戋五砦之地便不成决计,宰相一职名存实亡,他日朝中大事微臣实故意有力。与其虚摄其位形同木偶,不若求去。”
此次夏国上疏要求偿还五砦一事,自传单一物崭露头角起,司马光便已模糊发觉这百姓物议好似有人幕后把持。不但朝议内容传播甚快,汴京百姓与太门生的反应也似早有布局,就连走街串巷唱莲花落的乞丐们的唱词都如出一辙。自传单鼓起、贩子传唱《说岳全传》,直至太门生请愿、各地官员上疏,这一环扣一环,精美地无懈可击。至于“对外如羊,对内如狼”与“国度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本日!”这两句话更是非同凡响,若非有人幕后构造教唆,毫不会这么快便哄传天下人所共知。以上各种,已令司马光坚信在这些被捉弄的苍存亡后,另有一个看不见的暗影在把持着一股庞大的力量向他施压。司马光也曾试图揪出这个播弄是非之人,但是他上疏要求索拿售卖传单之人拷问线索却又犯了公愤,不得不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