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审案[第1页/共4页]
赵煦这话委实诛心,范纯粹当下跪倒在地不敢言声。
苏辙顷刻一惊,如果慕容复没有被送往大理寺,那么就应当仍在禁军的手上。禁军受官家直接带领,这可真是叫天不该叫地不灵了!苏辙还待再问,范纯粹却明显不肯多言,这便飘但是去。说到底,这谋反之罪委实骇人听闻。范纯粹虽故意保护法度,可也不肯在这个时候过分靠近蜀党,以免无端惹上翅膀之嫌。
“官家不能走!”岂料他尚未起家,刚被调回京不久的黄庭坚已然一声大喝。“辅弼谋逆,多么大案?本日若不能将此案的归属说清楚,官家就不能走!”他这两声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竟连赵煦身边内侍亦被震住,再不敢转动一下,更别说奉着赵煦分开。
慕容龙城、慕容笔皆是慕容复先祖,现在又有人来行刺。虽不知其实在身份,但看面貌也知当与慕容复脱不了干系。有以上各种证据,如果说蔡京先前还不能肯定慕容复是否定至心存反意,眼下却已坚信不疑!“这……这……官家,慕容复委实该死!”
蔡京因功起复礼部侍郎,才刚上京就呈给了官家一份有关慕容氏矢志复国的罪证。这较着是个严峻的弊端!因为慕容复的战役力实在是超乎他设想的强,他乃至没有借助本身翅膀的力量便将这罪证从官家之手转移到了大理寺的手上。大理寺受理此案以后,只令蔡京随时帮手调查,却没有动慕容复的一根手指头。这桩弥天大案竟这么等闲就被慕容复给压了下去!
蔡京也知慕容复在朝堂的权势委实骇人,以赵煦的手腕怕是扛不了多久。“微臣明白!”
苏辙一跪,殿上很多大臣皆跪倒在地,齐声道:“请官家明察!”
苏辙见赵煦无端迁怒旁人,忙仗义执言。“官家,慕容大人图谋反逆之事并无实证啊!慕容龙城与慕容笔之遗书究竟是真是假尚未证明,另有那刺客是否乃慕容大人所派更无明证!”
“慕容复现在就被关押在捧日军的死牢当中。你去审一审罢!”
而赵煦却只沉默以对。
只见蔡京立在原空中色数变,很久,他终是把心一横,朗然道:“食君之禄,忠君之忧!”蔡京内心明白,他并非蜀党,如果连赵煦也不再理睬他,那他的宦途也就走到头了。
第三日天气未亮,赵煦就被政事堂的诸位相公从床上揪了起来。政事堂诸公擅闯后宫,赵煦天然非常不满。但是诸位相公们的来由却也冠冕堂皇:他们唯恐官家遇刺受伤,而有人决计封闭动静,图谋不轨!当然,现在亲眼所见官家无恙,大伙也就放心了!政事堂的相公们出此奇招,赵煦再不能以龙体不佳为借口不肯上朝。
昨夜官家遇刺,危急关头为保全本身安危令禁军拿下怀疑人本无可厚非。但是,慕容复官至左相乃百官之首,岂能轻动?既是谋反大罪,便应交大理寺问核定案,通传天下,以正视听!可赵煦却将人扣在禁军暗里鞠问,这清楚是动用私刑。此举不但有违朝廷法度,更加获咎了全部官僚阶层!事理很简朴,如果连官居一品的辅弼都能由得天子说抓就抓、说杀就杀,那其他官员难道更加无足轻重朝不保夕?君与臣,究竟是合作干系还是主奴干系?
有的则只梗着脖子朗声回道:“忠告顺耳!忠告顺耳!”
哪知赵煦重视到蔡京的面上不自发地闪过一抹狞戾,心中惶恐不已,竟鬼使神差地补上一句:“不要伤别性命!”
蔡京又磕了个头,这才擦着眼泪渐渐爬起家来。
赵煦一听这话便明白到蔡京并不肯为君分忧,他当上面色一沉,冷哼着道:“爱卿先前交来的罪证范纯粹是如何措置的,爱卿心知肚明。”提及这件事,范纯粹至心有点冤。蔡京拿来的所谓罪证皆是慕容家早已作古的前辈的遗物,并且慕容复一口咬定这些罪证满是捏造。慕容复官至宰执,等闲不能索拿下狱大刑服侍,范纯粹只得命人前去慕容复的故乡汇集证据。因为路途悠远取证困难,这才迟迟不见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