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出使西夏[第2页/共4页]
这一回,不等慕容复把话说完,秦观便已笑道:“明石,我虽非史官却也知何谓董狐笔。官家若要令我拟旨,我只知禀承律法而行!”
慕容复此言一出,政事堂诸公又深深地叹了口气。耳边只听得慕容复又道:
“微臣谢官家体恤。但是倘若夏国国主确然心生反意,他敢斩一个六品官却一定敢斩一个四品官。”说到这,慕容复忽而戏谑一笑,将目光转向了范纯粹。“当然,如果由范相前去出使,夏国国主必然是如何恭恭敬敬地将范相请出来,也必然地如何恭恭敬敬地将范相送返来。只是范相位高权重政务缠身,这点小事还是让微臣走一趟罢!”
太皇太后既然发话,小天子便也不再多言,只在心中恶狠狠隧道:最好出使地越久越好,最好永久不要返来!
满殿哗然!
慕容复把话说得如许明白,殿上世人不由同时点头。只见苏辙上前道:“禀官家、太皇太后,慕容卿言之有理,就让他走一趟罢!”
慕容复闻言不由发笑,想也不想地便辩驳了一句。“也不见她随了你?”不等秦观再与他辩论,他又正色道。“秦师兄,我看太皇太后的气色越来越糟,只怕……”
有政事堂诸公言之凿凿的安抚,太皇太后这才熄了惊惧之情,不由拍案怒道:“庆历和议以来,我大宋对夏国犒赏不断,他们却贪得无厌、忘恩负义,实在可爱!”
慕容复言必有中,最有光彩的天然还是太皇太后。只见她当即抚掌笑道:“临危稳定、谋定后动,这才大臣该有的模样!”
“浅显百姓的颜面能够还不如手上的粮食实在。但于一国而言,如果国体不存,这鼎祚怕也保不住了。此番夏国拒派使节为我皇朝贺又出兵袭扰我朝国土,实在不忠不孝!臣请巡缉环庆路,体味战局便宜行事。待章大人克服夏军,马上出使夏国直斥其非,令夏国国主上疏请罪!”
但是,一俟本来人头攒动的大庆殿变成空荡,右相苏辙也上前道:“禀官家、太皇太后,给事中慕容复受命巡缉处所,现在满朝文武当中无人比他更熟知环庆路景象,臣请召慕容复扣问详情。”
太皇太后与小天子恰是面色不渝,大庆殿外却在此时俄然遥遥传来一声高喊:“报!八百里加急!环庆路告急军情!”
范纯粹说罢,他身后的诸位大臣便也一同站了出来,齐声道:“臣附议!”
慕容复闻言马上扬眉而笑,沉声道:“微臣也识得一些粗浅拳脚,倘若真有不测也足以自保,太皇太后不必忧心。微臣觉得此行势不成免,往年夏国与我朝亦很有冲突,但却从未有过夏国不派使节的景象。此事非同小可,唯有微臣亲身去见夏国国主,方能明白他的情意。倘若他并非为奸佞所欺,而是铁了心要与我朝恩断义绝,那么必定会有一场大战。我们唯有尽早掌控局面,将来才不会措手不及。”
“是!”慕容复马上拱手一礼,将曾与太皇太后提及有关环庆路与夏国的抵触又向政事堂诸公说了一遍,最后言道。“微臣觉得,此次夏国起兵围攻兰州,是在料想当中。而夏季作战战损极大,本是兵家大忌。由此可见夏海内部已极其空虚,不得不劫夺我朝觉得弥补。既然我强彼弱,此战却也不必过于忧心。当然,详情如何,还得看章大人的奏报。”
两国相争,便如同两个地痞打斗。现在是西夏这小地痞挑衅在先,大宋既然仗着体量庞大打得赢西夏,仿佛没有不打归去狠狠立威并教西夏做人的事理。但是这内里的题目便在于,元丰年间五路伐夏的惨败太皇太后仍影象犹新。而与此同时,党项人生性悍勇,怕就怕一旦大宋把他们欺负狠了,他们要拼个玉石俱焚。夏国事块破石头,不在乎丧失;大宋却正巧是那绝世美玉,实在束手束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