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大唐宝宝成长日记八一[第2页/共3页]
礼部李尚书的老脸上笑纹叠出了数道褶子,昏黄的天气也掩不住他的红光满面。“尚书大分缘何如此欢乐?说出来,也让某沾沾喜气。”一老友谑笑道。
来人是当朝大将军――虞容与。曾有朝臣闲谈时暗中道,虞将军的这一表字倒是取反了。这话虽多戏谑殷羡之意, 但确切不假。虞渊执掌都城保护摆布羽林军, 自吐蕃光复以来,又领河西节度使、幽州节度使。
面对众臣或至心或曲意的恭维庆祝,虞渊十足以抱拳回礼,有礼回之。转过身去,马蹄儿哒哒响,他的身后,一辆鸦青色的车子也缓缓在宫门前停下,车帷上俭朴无华的家徽率先劈面而来。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也没甚么不成以说的,昨个夜里收到大郎一家从颍州来的快马手札,老夫家中又添新丁了哈哈哈哈哈。他们一家虽远在益州,老夫的乖孙不得见,但本日下朝后,老夫会在府中设下酒宴以示庆贺,到时候各位同僚还请恭维啊!”
“你愣在这何为?天气不早了,还是快些赶路上朝吧,如果迟了,恐圣上见怪。”中间的同僚轻推了宋侍郎一番,也是美意美意,看他愣愣望向世人远去的方向不知所然,方才提示他。
本来想混脸熟的宋侍郎被世人挤着,无法站在了那人群的偏僻处,无法,暗中踮脚,抬眼望去,倒是刚好撞见这一幕。
打眼一看,来人又是一名名动长安城的一等风骚人物。
雪絮轻扬,恰有一枚落在来人脸上,六合间一片白茫,来人却仿佛融于白絮,以霜雪为肌、铸寒成全骨。忽而一抿,便如同漫天白雪皑皑中悄悄绽放的红梅,只这一抹色彩,便仿佛丹青点睛,落下满天下的秋色。
世人只觉瞬息而过, 风驰而来的烈焰马驹嘶鸣而起, 顿时一着玄衣盔甲,墨发高竖的武将跳马而下,尚未近前,一股血煞气味便劈面而来。
一次醉酒吐真言,寿王言语间,竟然还对已经嫁为人妻的杨家玉娘念念不忘。
不管都城还是边疆重镇,皆乃手握重兵实权之人。更加人所顾忌的是, 朝堂上陛下对其与其弟宠任非常。虞氏一门已成为长安城中新贵, 一将一侯, 虽不至于权倾朝野, 但大家攀附倒是无庸置疑。
长安城家喻户晓,时年二十又一,取表字摇光的虞家九郎时任鸿胪寺卿、兼礼部侍郎,一样深受帝王信赖。其风骚身材、才名为洛京两地百姓津津乐道,官方乃至言之凿凿其为转世神仙。因着这一原因,年老而日趋渴求道家长生之道的帝王对其颇存了几分谦逊之心。
“虞将军收伏吐蕃, 居功甚伟, 此番回京, 陛下定然又有重赏了!”
大唐的文臣自成一股清流,比之前朝,豪放不似文人,这是延绵自唐初男女长幼全民尚武的民风,像这类丧事临门,文臣们甩开膀子豪放喝酒的相邀集会并很多见。
未等小厮放下车凳,伴跟着一声微不成闻的掩面轻咳,一只白瘦细弱可见青筋的手便撩开了帘子。世人便见刚才还站在原地的虞大将军大跨步上前,走动间玄甲和长剑轻碰收回铿锵声,竟是屈尊降位,谨慎翼翼,搀扶来人下车。
墨色的眸子深不见底,乍看之下,无波无澜,只要靠近之人,才气看出他现在眼中引而不发的嘲弄。细弱的脖颈包裹在紫衣宽袍里,显得有些弱不堪衣的“共犯”虞九郎君毕竟脸皮薄,顾及在众臣眼皮底下,不好儿戏,只轻飘飘瞪了他一眼。殊不知,桃花眼硬生生将怒瞪曲解,因而被赏了一枚美人瞪的大将军眼中笑意更深,含元殿已近在面前,却也不再挑逗。